[发明专利]一种降低高含量鱼油茴香胺值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86912.5 申请日: 2013-07-09
公开(公告)号: CN103343048A 公开(公告)日: 2013-10-09
发明(设计)人: 苏诚;郭礼新;郭晖;左长英;何彪;毛惠英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国为制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1B3/10 分类号: C11B3/10;C11B1/1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20020 ***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降低 含量 鱼油 茴香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油的加工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降低高含量鱼油茴香胺值的方法。

背景技术

鱼油中的ω-3 型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是对人体健康和智力发育有重大影响的生理活性物质,其主要组分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抗血栓、舒张血管、调节血脂、健脑益智、抗癌、抗炎等多种作用,因此,富含EPA和DHA的高含量鱼油具有十分重要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但由于PUFA不饱和的结构特点,其在加工和存放过程中极易发生氧化反应,形成氢过氧化物(一级氧化产物),氢过氧化物很不稳定,可进一步分解形成醛、酮类等化合物(二级氧化产物),这些醛、酮类化合物不仅是形成鱼油哈味及腥臭味的关键性物质(小分子醛挥发产生腥臭),常引起消费者反胃、恶心呕吐,而且在进入人体后会促进体内脂肪氧化而产生过氧化脂质和自由基,引起心脑血管的组织病变和人体的衰老,并且还有致癌、促使血压升高、破坏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等毒副作用,对人体健康十分不利,这将限制鱼油制品在药品和保健食品中的应用。因此,探索合理的加工技术,开发能够减少鱼油中氧化产物生成量、祛除油脂酸败产生的腥臭味、提高鱼油产品的氧化稳定性的方法,对于延长产品储存寿命、拓展应用市场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鱼油中醛类化合物的含量,一般用茴香胺值(AV)来表示,其数值越大,鱼油的劣变程度越严重,腥臭味越明显。美国药典(USP34-NF29版)及欧洲药典(EP7.5版)中对鱼油PUFA的茴香胺值的标准限度为低于20,但为了保证产品储存期内的氧化稳定性,并尽可能降低此类氧化产物潜在的破坏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促使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风险,将新鲜加工的鱼油的茴香胺值控制在尽可能低的范围,是衡量鱼油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海洋鱼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和北欧的渔场,如秘鲁、智利、丹麦、冰岛等鱼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这些粗鱼油经过长途运输,并进一步进行加工提纯后制得的鱼油产品,其茴香胺值常高于10,因此导致鱼油色黄,腥味较重,品质较低。国内目前大部分企业所生产的高含量鱼油的茴香胺值普遍在10~15之间,而全球销量最大的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高EPA和DHA含量的鱼油产品LOVAZA(含EPA465mg,DHA375mg)能将鱼油的茴香胺值控制在5左右的水平。因此,开发一种适合国内大部分企业生产条件,并能制备得到茴香胺值尽可能低的高质量鱼油产品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976936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降低不饱和脂肪酸乙酯中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的方法:以不饱和脂肪酸乙酯为原料,利用硼氢化钠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碳氧双键发生反应,从而使醛和酮转化为醇,达到降低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的目的,但硼氢化钠十分易燃,遇水、潮湿空气、酸类、氧化剂、高热及明火均能引起燃烧,使用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并且硼氢化钠为有毒、有害性物质,能强烈刺激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及皮肤,吸入后,可因喉和支气管的痉挛、炎症和水肿、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而致死,使用时需配备呼吸系统、眼睛、手等的防护装置,如自给式呼吸器、护目镜等,生产环境还需配备防泄漏设备等,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在《鱼油多不饱和脂肪酸高含量分离技术及山药抗性淀粉制备技术研究》(江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江莉莉 分类号TS225.24,UDC665.2,编号1029980509051)一文中,公开了一种利用分子蒸馏技术降低茴香胺值大于20的鱼油的茴香胺值的工艺:使用MD-S80分子蒸馏设备,在进料速率250mL/h,进料温度55℃,蒸发温度135℃,蒸发压力0.1Pa,刮膜器转速250-300r/min条件下,脱去高茴香胺值油脂中的小分子醛、酮,得到茴香胺值为9.87±0.31的油脂,虽然上述方法处理后的油脂腥臭味减少,但鱼油颜色仍然为深黄色,且本发明申请人通过实验发现,该方法仅适用于低含量的茴香胺值大于20的鱼油,而高含量(本发明中高含量、高EPA和DHA含量的鱼油均系指EPA和DHA的总含量≥60%的鱼油)且茴香胺值为12~15的鱼油,经过该法处理其茴香胺值仅能降低至10.0~13.5,难以保证高纯度鱼油产品储存期内的氧化稳定性。

本发明申请人按照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01935A、CN1318634A和CN1823846A的专利中实施例公开的精制或脱腥方法,对不同茴香胺值的高EPA和DHA含量的鱼油进行加工,发现上述方法虽能够降低未氧化或氧化程度很低的鱼油(AV值小于10)的茴香胺值,但对AV值为12~15的鱼油,其茴香胺值只能降低至10.6~13.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国为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国为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69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