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液晶离聚物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7166.1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1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夏英;王爽;郭静;丛扬;李思琪;马南;李晓峰;罗义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9/6574 | 分类号: | C07F9/6574;C09K19/3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馨 |
地址: | 11603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液晶 离聚物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燃液晶离聚物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离聚物(LCI)不仅具有液晶聚合物优异的力学性能、加工流变性能,而且具有离聚物的离子传递特性。这为高性能、高功能化材料以及液晶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LCI通过离子的相互作用使液晶高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从而改善液晶高分子的横向性能,也使得液晶高分子与高分子基体在原位复合时的相容性得以改善。
LCI主要是指带有羧基、铵基、磺酸基等离子基团的液晶聚合物和离子自组装液晶聚合物。由于羧基的弱离子性能,常常需要在聚合物中引入较多的羧基才能体现离子性能,而过多的羧基又引起聚合物的液晶性能下降,因此该类LCI的应用价值不大。而季铵盐类的LCI,虽然研究的较多,但是此类LCI的熔体粘度较大,离子作用体现不是十分明显;而由于磺酸基的羟离子作用,仅有少量磺酸离子存在就能较大地体现聚合物的极性,同时又保持其液晶性能,与其他类型的LCI相比,含磺酸基的LCI的理论研究价值极大,应用前景广阔。
另外,绝大多数高分子材料都属于可燃、易燃材料。因此,人们对高分子材料的火灾危害性也越来越重视。近年来,研究者们对高分子阻燃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成熟。LCI也与其他高聚物一样,遇火即被点燃。为了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对LCI材料进行阻燃改性。现存的阻燃改性方法有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两种。其中,在分子合成过程中,让阻燃单体参与化学反应,并成为LCI分子链的一部分,是改善LCI阻燃性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这种改性方法必须同时满足两点要求,一是使LCI达到阻燃级别,二是保持LCI的液晶性。阻燃单体也分为卤系阻燃单体与无卤阻燃单体两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近年来出现了用无卤阻燃单体替代卤系阻燃单体的发展趋势。拥有阻燃性能的LCI在与热塑性聚酯共混时,可直接形成阻燃级别的复合材料,避免了使用阻燃剂而产生的不良效果。本发明将含磷与含氮两种无卤阻燃元素引入LCI中,以期提高其阻燃性。
2010年徐新宇等人报道了含磺酸基的LCI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丙烯(PP)共混体系中的增容作用(含磺酸基的液晶离聚物在PBT/PP共混体系中的增容作用。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26(3):69~71)。由于合成的含有磺酸基的LCI与PBT、PP进行了熔融共混制备的PBT/PP/LCI共混物不具有阻燃性能,限制其应用领域。2011年曲文忠等人又报道了含磺酸基的主链LCI对PBT/聚乙烯(PE)共混体系的增容增强作用(含磺酸基的主链液晶离聚物对PBT/PE共混体系的增容增强作用.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27(2):108~113)。将液晶单体对苯二甲酸二-(4-羧基苯)酯(M1)与1,10-癸二醇、1,12-十二烷二醇和亮黄(BY)合成的一种含有磺酸基的主链LCI与PBT、PE进行熔融共混制备的PBT/PE/LCI共混物,虽然制备的LCI中含有阻燃元素氮,但是此LCI的结构比较复杂,制备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一种能起到阻燃作用的液晶离聚物,并提供合成该阻燃液晶离聚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阻燃液晶离聚物,所述阻燃液晶离聚物具有如下结构通式:
所述n为6~10的整数。
本发明所述的阻燃液晶离聚物,所述结构式中n优选7~10,更优选为8~10,最优选为9。
本发明所述的阻燃液晶离聚物含有无卤阻燃元素磷和氮,具有阻燃性。
本发明所述阻燃液晶离聚物的合成方法为:是由式ⅰ(10-(2,5-二羟基苯基)-10-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即DOPO-HQ)、式ⅱ(复合二元酰氯)和式ⅲ(4-羟基萘偶氮对苯磺酸钠)的三种单体化合物通过缩聚反应而成,
本发明所述的合成方法优选所述式ⅰ、式ⅱ和式ⅲ的三种单体反应摩尔比为1~4:1~4:0.5~2.5。
本发明所述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制备溶液I和溶液II:将1~4摩尔份数式ⅰ的单体和1~4摩尔份数式ⅱ的单体分别溶于邻二氯苯中,制备0.5~5wt%的溶液I和2~10wt%的溶液II;
②溶液I与溶液II的反应:于80~100℃下,将溶液Ⅰ与溶液Ⅱ搅拌反应12~14h,得到反应液a;
③制备溶液III:将0.5~2.5摩尔份数式ⅲ的单体溶于乙醇中制备2~11wt%的溶液II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71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