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使能与主机设备一起使用的附件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7649.1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5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S·穆林斯;A·科苏特;J·J·特利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苹果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6 | 分类号: | G06F1/2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玲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主机 设备 一起 使用 附件 方法 系统 | ||
相关申请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2年5月9日提交的、标题为“METHODS,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AN ACCESSORY FOR USE WITH A HOST DEVICE(用于使能与主机设备一起使用的附件的方法、系统和设备)”的第61/644,994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和2012年9月7日提交的、标题为“METHODS,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AN ACCESSORY FOR USE WITH A HOST DEVICE(用于使能与主机设备一起使用的附件的方法、系统和设备)”的第13/607,478号美国专利申请的权益,两者均通过整体引用并入本文,用于全部目的。
本申请还涉及于2012年9月7日提交的、标题为“METHODS,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AN ACCESSORY INCLUDES PARTICULAR CIRCUITRY(用于确定附件是否包括特定电路的方法、系统和设备)”的第13/607,473号美国专利申请,其通过整体引用并入本文,用于全部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总体涉及主机设备和附件。更特别地,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用于通过附件使能电源和主机设备之间的电力路径的技术。
背景技术
线缆是附件的一种类型,常用于将主机设备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移动计算机等连接到电源。线缆于是可操作以将电力从电源传递至主机设备,以对主机设备充电,给主机设备提供操作电力,等等。其他类型的附件,如坞站,类似地通过将主机设备连接到附件的方式操作以将电力从电源传递至主机设备。这可例如通过将主机设备的连接器连接到附件的连接器来完成。
由于其电力传递功能,这样的线缆和其他附件固有地给用户带来受伤的风险,例如通过电击。这种风险可由于特殊连接器的设计(例如在线缆或其他附件具有带有用于连接到主机设备的裸露引线的连接器时)、由于可能为例如提高主机设备充电速度而希望增加的电压和电流,和/或由于低劣的附件制造质量而增加。这样的线缆和附件可类似地给所连接的设备带来损坏的风险。在很多情况下,这些风险的存在还因为线缆或其他附件在断开与主机设备的连接之后仍维持电压势能。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减少因这种附件的使用而导致电击的可能性的系统、方法和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总体针对主机设备和附件,以及操作主机设备和附件的方法。特别地,本发明某些实施例针对通过附件在电源和主机设备之间建立电力路径。
根据本文描述的某些方法,电源和主机设备之间的电力路径可通过附件来使能。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将针对用于标识附件的附件标识符的请求从主机设备通过布置于主机设备中的第一数据引脚发送至布置于电力路径中的附件。该方法还包括确定是否在指定时间段内从该附件接收该附件标识符,或所接收的附件标识符是否有效。如果确定未在指定时间段内从该附件接收该附件标识符,或所接收的附件标识符无效,则将针对附件标识符的新的请求通过不同于第一数据引脚的第二数据引脚发送至该附件。
根据用于通过附件使能电源和主机设备之间的电力路径的其他实施例,一种方法包括:在一附件处确定对用于标识附件的附件标识符的请求是否被从一主机设备接收。当确定针对附件标识符的请求已从主机设备接收时,该附件标识符可被传送至该主机设备,并在传送附件标识符的同时,可在附件中降低电源和主机设备之间的电力路径的阻抗。
还公开了用于重新建立电源和主机设备之间的电力路径的方法。一种这样的方法包括在布置于电源和主机设备之间的附件处检测断开事件,该断开事件表示附件和主机设备之间机械的、电气的或其他断开。在检测到断开事件之后,确定是否由该附件从主机设备接收电力。如果在检测到断开事件之后,确定该附件从主机设备接收电力,则一唤醒信号被从附件传送至该主机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苹果公司,未经苹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76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