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分子RNA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88857.3 申请日: 2013-07-10
公开(公告)号: CN103497950A 公开(公告)日: 2014-01-08
发明(设计)人: 邹晓鹏;郑思春;冯启理;邹海望;徐智斌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113 分类号: C12N15/113;A01N57/16;A01P7/04
代理公司: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谭英强
地址: 510006 广东省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分子 rna 及其 害虫 防治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分子RNA及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小分子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21~24核苷酸非编码的小分子RNA,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中。一系列实验表明miRNA可能是一类在进化上保守的、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的分子。

miRNA源自细胞核内编码miRNA的基因转录成pri-microRNA,接着被Drosha酶剪切为长度约70 bp呈发夹状的pre-miRNA,随后被核质/细胞质转运蛋白从细胞核内转运到胞质中,之后被Dicer酶剪切成长为18-26bp的miRNA双螺旋复合体。其中一条解螺旋,并结合到RNA诱导的基因沉默的复合物内,形成非对称的RISC复合物。这个复合物通过其中的miRNA与靶mRNA的3’ UTR互补配对结合,从而降解靶目标mRNA或阻断其翻译,实现对靶标基因的负调控。近年来尽管有大量的miRNA被鉴定,但仅少数miRNA的功能被阐明。有文献报道,miRNA在基因表达、信号转导、植物发育、抵抗胁迫、预防疾病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对昆虫抗药性相关基因具有沉默功能的miRNA,并将其应用于农业害虫的综合治理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

谷胱甘肽转移酶是一种多功能的二相解毒酶,它广泛存在于动物与植物中,它通过催化还原谷胱甘肽与亲电性有毒物质的结合作用而转化为亲水性的无毒物质; 同时谷胱甘肽转移酶还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通过催化还原谷胱甘肽与脂质过氧化中间或终端产物作用,而参与细胞内因农药和重金属等引起的氧胁迫,而增加生物体的耐性。但是,生物体中的谷胱甘肽转移酶是一大家族基因,不同的同工酶可能有不同的作用底物与酶活性,而且虽然动物与植物体内都有谷胱甘肽转移酶,但对不同种类有毒物质的降解作用会不一样。

斜纹夜蛾为杂食性昆虫,可危害多达290多种植物,特别是十字花科的经济作物,对经济收入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害虫的防治仍以化学杀虫剂为主,但大量而长期的使用不仅造成了各地害虫的抗药性,使杀虫剂的剂量使用越来越多,进而造成环境的污染和影响食品的安全。申请人从农业害虫斜纹夜蛾中筛选出高活性的编码谷胱甘肽转移酶的解毒基因,以其为靶标,研制出防治害虫的抑制剂,为斜纹夜蛾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分子RNA。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该小分子RNA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申请人从斜纹夜蛾中获得了一小分子RNA,命名为Sli-miR-2771,其序列为:UAACAUUAUGAGGAUGGGUUGAACUG(SED ID NO.1)。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Sli-miR-2771可能调控slgste1,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实验、细胞转染实验、虫体注射实验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等多种实验技术,证实了Sli-miR-2771可通过结合slgste1的3’非编码区,抑制slgste1的表达。虫体体内实验更证实了Sli-miR-2771可以通过抑制slgste1的表达,使斜纹夜蛾减少了对有毒的植物次生物质的解毒能力,进而影响斜纹夜蛾进食植物与生长状况,达到害虫防治的目的。该发明方法为害虫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在害虫防治领域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注射miRNAs后斜纹夜蛾的体重统计结果;

图2为注射miRNAs72h后斜纹夜蛾的外型观察结果;

图3为注射miRNAs后进食芥菜的斜纹夜蛾中slgste1的表达量检测结果;

图4为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miRNAs与slgste13’UTR结合的实验流程图;

图5为miRNAs与slgste13’UTR结合实验的荧光素酶活性测定结果;

图6为细胞株添加miRNAs后吲哚-3-甲醇(I3C)对slgste1的诱导结果;

图7为miR-2771与slgste1 3’ UTR结合的计算机模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88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