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骨科增生性疾病的增生打磨带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89246.0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0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泊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德威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刘泊志;周啸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骨科 增生 性疾病 打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是一种在微创治疗骨科增生性疾病中使用的增生打磨带。
背景技术
当前在治疗骨质增生或者黄韧带肥厚等一系列骨科增生性疾病时,通常采用开放式手术治疗,这种治疗方式缺陷是切口大、出血多、创伤大,住院时间长。虽然目前骨科手术器具中有用于去除增生的锉刀,但没有一种能够进入椎孔内部进行打磨锥管内壁的带状器具,因此本发明的独特设计具备微创治疗、快速、准确、痛苦少、恢复快的先进治疗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在微创治疗骨科增生性疾病中使用的增生打磨带。
本发明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骨科增生性疾病的增生打磨带,其特征在于:呈带状,上表面有不规则的突起。
优选的,其材质为金属、塑料、高分子材料、天然、化学纤维材料或以上任意两种或多种材质的组合。。
优选的,突起为突起为规则型、不规则型或者二者的组合。
优选的,上表面的突起为钉状结构、刀状结构、锥状结构或上述结构的组合。
优选的,下表面是光滑的。
优选的,其下表面涂有超滑涂层。
优选的,增生打磨带的一端连有导丝。
优选的,增生打磨带具有柔韧性,可弯曲。
优选的,所述骨科增生性疾病为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或畸形、骨质增生或其它骨科由于狭窄或压迫引发的疾病。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所述的增生打磨带在用于制备治疗骨科增生性疾病的器械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骨科增生性疾病为椎孔内狭窄或椎管壁增生类疾病,如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或畸形、骨质增生或其它骨科由于狭窄或压迫引发的疾病。
本发明的增生打磨带最突出的优点在于一端可由导丝导引穿刺到椎管内侧,通过利用带状锉刀的柔韧性拉扯打磨椎骨内表面,实现去除增生减少狭窄的治疗手段。同时打磨带的另外一侧为了减少对髓腔和神经组织的损伤,可喷涂超滑涂层来减少摩擦。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操作简便,结构简单,适用于微创治疗各类骨科增生性疾病,对病人损害小,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同时极大的方便了医生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不连导丝的增生打磨带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端连有导丝的增生打磨带的示意图。
图3-6为本发明增生打磨带上可选的不同突起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内容及其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发明。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用于骨科增生性疾病的增生打磨带,呈带状,上表面有不规则的突起。
本发明的增生打磨带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使用穿刺针或通过导丝在CT或X线引导下,将打磨带穿到脊椎内侧,到达黄韧带肥厚处或骨质增生处,在穿刺针的和导丝指引下将本发明的增生打磨带上表面置于黄韧带肥厚处或骨质增生处,医生通过反复拉扯增生打磨带两端,使得上表面的突起与黄韧带肥厚处或骨质增生处反复摩擦,最终达到将黄韧带肥厚处或骨质增生处磨平的效果,无需再整块切除组织,从而微创的治疗了增生类疾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德威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刘泊志;周啸,未经江苏德威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刘泊志;周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92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生物肌腱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