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的植物源制剂在防治三七根腐病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9581.0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4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何英杰;赵振玲;刘春美;彭秀玲;薛淑昆;陈忠华;杨昕;杨自琼;杨亮宇;李周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线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康珉 |
地址: | 650033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线虫 植物 制剂 三七 根腐病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防治技术,具体涉及应用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的植物源制剂防治三七根腐病。
背景技术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为五加科(Araliaceae)人参属(Panax)多年生植物,是中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也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有止血、活血化瘀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及各种心脑血管等疾病。三七是典型的阴生C3植物,需要在遮阴条件下栽培,生长环境荫、湿,能导致多种病害的发生危害,特别是根腐病,目前已成三七种植业发展的严重障碍。三七根腐病发病面广,所有产区均有发生,病害导致地上部植株黄萎,地下部块茎开裂、腐烂。三七根腐病的主要致病病原菌为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草茎点霉(Phoma herbarum)、恶疫霉(Phytophthora cactor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柱孢霉(Cylindrocarpon sp.)等,致腐病原菌主要为镰孢菌、柱孢霉、恶疫霉、根腐线虫(Pratylenchus Filipev)、腐霉菌(Pythium Pringsheim)、水霉菌(Saprolegnia Nees)等。
三七根腐病防治研究进行了多年,在选地、轮作、无病健壮种苗应用、荫棚材料和透光度选择、七园清洁、水肥合理管理、预防保护(挖沟排水、施药预防)、化学防治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为七农挽回了相应的经济损失,但治理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1、效果较好的土壤处理剂溴甲烷虽是高效、广谱、土壤穿透力强、残留极少的土壤熏蒸剂,对土中的细菌、真菌、线虫、杂草的杀灭能力极强,其它的土壤消毒剂无法与之相比,但它又是一种严重消耗臭氧层的物质,2001年已被禁止生产和使用,其替代产品即为棉隆和硫威钠,这二种物质的灭生作用特别是杀线虫的能力虽强,但控制镰刀菌、轮枝霉菌、腐霉菌、水霉菌等土壤深层病原物的能力差,加之在使用时必需灌水以帮助其药液在土壤中扩散,这样不便操作,坡地及干旱没水地区使用不了,而三七又多种植于半山坡,所以三七生产上的应用很少;2、甲壳素类、微生物与植物源材料的混合物、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菌肥在生产上也有一定量的应用,但防治效果不明显。3、目前常规防治主要还是用化学方法。常用以下多种药剂混配使用:200ppm农用链霉素、25%叶枯灵、58%甲霜灵锰锌、50%多菌灵、64%杀毒矾粉剂、多菌灵、甲霜灵、福美双、代森锌、叶枯灵、枯草芽孢杆菌等杀菌剂。但这些化学药剂或生物制剂防治的效果均较差,所以,三七人工种植以来,三七根腐病一直都是三七生产上一主要制约因素,找到一种好方法、好技术防治该病已成为三七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防治三七根腐病效果差的技术难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的植物源制剂在防治三七根腐病中的应用,所述的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的植物源制剂按以下组分和重量百分比组成:植物炭30%—80%、中草药稀释液10%—50%、脱脂脱胶骨粉1%—20%;所述的中草药稀释液是按食用醋液:混合中草药为3:1的重量比例,用食用醋液浸泡混合中草药150-160小时后,过滤除去药渣,取其滤液稀释10-20倍而得;所述的混合中草药是由重量百分比和组分为万寿菊10%-40%、三颗针10%-40%、羊蹄10%-40%、千里光10%-30%、土茯苓10%-40%的中草药组成,并将其中草药切成粹块或粉粹成糠状混合成的混合中草药。
所述的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的植物源制剂在防治三七根腐病中的应用,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移栽三七子条时,在墒面上撒施所述的防治根结线虫的植物源制剂,用量为80kg/亩;
(2)当子条出苗后,于展叶期和绿子期分别追施所述的防治根结线虫的植物源制于种植塘土表一次,每次用量为80kg/亩;
(3)第二年:于三七展叶期和绿子期分别追施所述的防治根结线虫的植物源制剂于种植塘土表一次,每次用量为80kg/亩。
所述的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的植物源制剂是本申请人于2008年12月9日申请了中国专利并已授权,其专利号是:ZL200810233694.8,发明名称是:一种防治根结线虫的植物源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日:2009年05月06日,公开号:CN101422162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线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明线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95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园林树木保护罩
- 下一篇:具有生态环保功能的盆栽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