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线压接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0037.8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4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普天;陈建强;王永建;朱松茂;付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海普锐精密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52 | 分类号: | H01R43/0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线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接模具,更具体的说,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的排线压接模具。
背景技术
排线被广泛的应用于电脑、通讯设备、数码产品的信号传输或电源连接,但是目前排线的压接一般是靠人工完成,主要有操作人员手持排线,凭借其经验压接,这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高,压接的质量也取决于操作人员,难以保证。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压接的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因采用手工压接而存在压接质量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实现压接的排线压接模具。
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排线压接模具,其包括依次排列的用于排线进线的进线装置,以及用于排线压接的压接装置,其中,所述进线装置包括用于对排线夹紧的夹紧机构和使夹紧机构水平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压接装置包括用于对排线下压的滑块下压机构,用于对进线装置中的排线进行逐一送料的第一送料机构,和用于逐一推送端子的第二送料机构。
所述滑块下压机构下压时,所述移动机构使装有排线的夹紧机构水平移动,且所述第一送料机构与第二送料机构分别推送一排线以及推送一端子至滑块下压机构下方,所述滑块下压机构将该端子压紧于排线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线气缸座,安装于夹线气缸座上的第一气缸,以及安装于第一气缸一端且用于对排线进行夹紧的夹爪。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排线滑槽座,安装于排线滑槽座上的气缸座,可滑动的设于排线滑槽座上的齿条座,安装于气缸座上的第二气缸, 设于第二气缸上且与齿条座一侧接触的止退块,以及安装于齿条座内的齿条,且所述夹线气缸座安装于齿条座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还包括设于二侧的排线滑槽座二侧的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挡块上设有用于调节排线滑槽座上的齿条座位置的调节螺钉,所述第二挡块与齿条座之间设有弹性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滑块下压机构包括模具体,设于模具体上可上下移动的上模滑块,安装于上模滑块上的压杆压轮机构,和设于模具体上可上下移动的分线刀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压杆压轮机构包括安装于上模滑块上的压杆座,安装于压杆座上的压杆,以及安装于压杆下端的压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分线刀机构包括设于模具体上可上下移动的分线刀座,以及安装分线刀座下端的分线刀,且该分线刀座与压轮对应,该分线刀与夹紧机构的一侧对应;所述模具体一侧还设有与所述分线刀座对应的弹性恢复机构,该弹性恢复机构包括弹簧座,设于弹簧座与分线刀座之间的弹簧,以及设于弹簧一端并与分线刀座接触的挡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分线刀机构还包括设于模具体一侧的上模压板,设于上模滑块下端的第一上刀和第二上刀,且所述上模压板下端的分线刀座上还设有分别与第一上刀和第二上刀对应的第一下刀和第二下刀,所述第一下刀和第二下刀一侧还设有切刀。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还包括一控制所述分线刀运动轨迹的轨道机构,该轨道机构包括设于分线刀座一侧的滑块,设于模具体一侧的右刀滑块座,以及设于右刀滑块座上的轨迹槽,且该轨迹槽与滑块相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还包括安装于上模滑块一侧的滚轮支架,以及可摆动的安装于滚轮支架上的摇臂;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包括第二进料爪,所述第二进料爪与移动机构的齿条相配合,且该第二进料爪通过一料爪拉簧与摇臂连接;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包括第一进料爪,以及与第一进料爪连接的送料行程限位板,该送料行程限位板位于滑块下压机构下方,且该第一进料爪通过一料爪拉簧与摇臂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进线装置和压接装置实现自动的对排线进行压接,进而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使排线的压接质量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排线压接模具的立体结构图。
图2. 为本发明的排线压接模具中进线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3. 为本发明的排线压接模具中进线装置的俯视结构图。
图4. 为本发明的排线压接模具中压接装置的上模滑块上拉的立体结构图。
图5. 为本发明的排线压接模具中压接装置的上模滑块下压的立体结构图。
图6. 为本发明的排线压接模具中弹性恢复机构与分线刀座连接的立体结构图。
图7. 为本发明的排线压接模具中分线刀机构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海普锐精密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海普锐精密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00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缩短列车安全距离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印刷机安全保护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