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自我保护功能的电动加油泵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90270.6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4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霍雷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0125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我 保护 功能 电动 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加油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自我保护功能的直流电动加油泵。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直流加油泵是一种叶片泵,由于缺乏合理的自我保护功能容易出现电机烧毁、密封失效、轴承损坏、叶片损坏等问题。
具体分析如下:
1.为了防止加油泵出口压力过高对电机和泵的损坏。第一种方案是在泵体内腔或外部设有溢流阀。但溢流阀机构复杂,工作不稳定,尤其第一次溢流后会出现阀口泄露的问题。这种方案对叶片卡死等工况无效。第二种方案是在加油泵的出口设有用于检测叶片泵内压力并产生信号反馈给控制器的压力传感器。这种方案配置复杂,并且对叶片卡死等工况无效。
2.为了防止加油泵在入口吸空的情况下继续运行造成的损坏。第一种方案是在加油泵入口安装微动开关,当加油泵入口没有液体持续流过时,自动停机。因为微动开关防护等级低,稳定性差。造成这种方案故障率很高。第二种方案是安装加油泵智能化控制系统,包括信息采样模块、A/D转换模块、智能化运算模块和工况显示模块。这种方案配置复杂,造价很高。
3.目前市场上有的叶片泵采用在电机后端盖上安装过热保护元件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油泵入口吸空的情况下,无法对加油泵起到保护作用。因为油泵入口吸空的情况下,电流会维持在很小的水平,直流永磁电机发热量不大,但加油泵泵体在没有冷却和润滑的情况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温度持续升高。对泵体的油封、轴承、叶片等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相对低的成本、非常可靠的方式解 决加油泵容易出现的电机烧毁、密封失效、轴承损坏、叶片损坏等问题,尤其可以解决在入口吸空的情况下防止油泵的烧毁,而提供一种带自我保护功能的直流电动加油泵。该带自我保护功能的直流电动加油泵通过在加油泵泵体内安装过热保护元件,采用一种不需要控制器的简单的保护电路,在油泵出口超压、杂质卡死、入口吸空等情况下实现加油泵的自我保护。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自我保护功能的直流电动加油泵,包括直流永磁电机和与直流永磁电机驱动的加油泵,所述直流永磁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加油泵的叶轮相连,在所述直流永磁电机的电机后盖上设置有接线板,所述直流永磁电机的电源线通过所述接线板与直流永磁电机形成串联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油泵的泵体内安装带阻抗的泵体过热保护元件,所述泵体过热保护元件与直流永磁电机形成串联电路;随电流增大或加油泵泵体内温度升高至设定温度值时,泵体过热保护元件内的双金属元件迅速动作,打开触点切断电路;当装置冷却到安全工作温度时,触点自动闭合,泵体内过热保护元件复位,恢复通电。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加油泵的泵体内设置有一泵体过热保护元件安装腔,所述泵体过热保护元件设置在所述泵体过热保护元件安装腔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由于泵体过热保护元件自动复位造成的加油泵自动启动,还在所述泵体过热保护元件上并联有一泵体高阻值发热元件PTC形成并联电路;其中加油泵正常工作时,泵体高阻值发热元件PTC不会产生高温。当泵体过热保护元件断开时,泵体高阻值发热元件PTC会产生高温,这个高温会使泵体过热保护元件一直处于断路状态,加油泵停止运行;当直流永磁电机的电源被手动断开后,泵体高阻值发热元件PTC开始降温,经过一段时间降温后,泵体过热保护元件自动复位;再次接通电源,油泵恢复运行。这样只有手动切断加油泵电源,等待一段时间,再次接通电源时加油泵才能启动。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泵体高阻值发热元件PTC与所述泵体过热保护元件叠加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保护加油泵不受到电机转子超温造成的影响。在所述直流永磁电动机的电机后盖上增设有带阻抗的后盖过热保护元件,所述后盖过热保护元件与泵体过热保护元件、直流永磁电机串联,共同对加油泵进行保护。无论任何原因造成的泵头或电机转子超温或超电流,都可最迅速实施保护。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电机后盖中设置有一电机后盖环形槽,所述带阻抗的后盖过热保护元件设置在所述电机后盖环形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霍雷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霍雷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02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鼓引节能风机系列模型
- 下一篇:液环罗茨真空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