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生石灰生产烧结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0301.8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3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范建军;蔡湄夏;贺淑珍;李昊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16 | 分类号: | C22B1/16;C22B1/243;C04B2/06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兰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生石灰 生产 烧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生石灰生产烧结矿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生石灰是烧结生产中重要的熔剂。生石灰在烧结生产过程中一方面作为碱性熔剂起到了调节烧结矿碱度的作用,更重要的作用是,生石灰在烧结矿生产过程中遇水消化后,生成Ca(OH)2熔胶体,可作为烧结混合料的粘结剂,起到了改善烧结混合料制粒效果,提高混合料透气性的作用,最终可实现提高烧结矿产质量的作用。因此,多年来,烧结矿生产工序对生石灰的质量非常重视,尽可能选择用优质生石灰,并对其活性度进行检验,以选用优质生石灰。但在烧结矿生产过程中发现,由于生石灰从配料仓出来,并经一次混料机和二次混料机加水混料后,部分生石灰还是没有得到充分消化,一方面未消化的生石灰在烧结混合料中起不到作为粘结剂的作用,不能改善混合料的透气性,另一方面,未消化的生石灰在烧结矿中呈颗粒状分布,导致烧结矿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粉化,产生大量粉末,影响烧结矿质量。为此,近年来,大部分烧结矿生产企业配套了生石灰消化器,以提高生石灰的消化效果。
配置生石灰消化器后,在生产中发现,使用回转窑或是其它竖窑的优质白灰粉后(炼钢工序用大块,小块供烧结工序用),生石灰质量越好(其活性度指标高),消化器使用效率越低,主要表现为生石灰易膨仓,消化器中的喷头也易堵塞。而生石灰质量较差(其活性度指标低),消化器使用效率较高,主要表现为生石灰不易膨仓,消化器中的喷头也不易堵塞。由此带来的问题是配置生石灰消化器后,反而不能使用质量好的生石灰,或者是使用质量好的生石灰时,不能使用生石灰消化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利用生石灰生产烧结矿的方法,在使用优质生石灰的同时,还能使用生石灰消化器,使优质生石灰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以改善烧结混合料的制粒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加原料以降低生石灰活性度的方法,使用本方法后生石灰活性度降低,易于和生石灰消化器配合使用,且其作为粘结剂的作用没有受到影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生石灰生产烧结矿的方法,包括配料、混料、制粒、布料、烧结矿生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料工艺中,将细磨后的白云石和焦粉配加到生石灰中,然后经过消化器进行消化,以达到高效利用优质生石灰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生石灰生产烧结矿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
铁精矿粉、高炉返矿粉以及白云石、焦粉按以下比例配料,具体的原料配比为:
铁矿粉 45~70份,
高炉返矿粉 10~20份,
生石灰 4-10份,
白云石粉 1-6份,
焦粉 4-6份,
其中,高炉返矿粉是指入高炉的烧结矿经筛子筛分后的小粒级矿粉,粒度大小为6.3mm以下;
(2)混料
①部分白云石和焦粉细磨
首先将1-3份白云石、1-3份焦粉细磨成粉,其小于0.074mm的颗粒比例在30-60%之间;将细磨后的白云石、焦粉与生石灰在强力混料机中充分混匀;
②原料混匀
上述预加工后的白云石、焦粉与生石灰和余下的原料按规定的配比进行配料、混合;
(3)制粒
混合后的原料经二段混料机混匀、加水,得到含水率为7.8%~8.5%的混合料球;
含水率以重量百分比计;
(4)布料、烧结
混合料球经布料器布料到烧结设备上,将布到烧结设备上的混合料进行烧结、破碎,得到成品烧结矿;烧结时,烧结机参数根据生产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生石灰可以得到有效消化,可充分发挥其作为粘结剂的作用用,能改善混合料的透气性,另一方面,充分消化的生石灰不会导致烧结矿发生粉化。近年来,大部分烧结矿生产企业配套了生石灰消化器,以提高生石灰的消化效果。本发明特别适用于以铁精矿粉为主要铁料生产烧结矿的企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利用本方法,将白云石、焦粉细磨,然后与生石灰混匀,可使细磨后的白云石、焦粉分散到生石灰中,在经过消化器加水消化时,降低了生石灰与水反应的瞬间速度,可使生石灰与水的反应速度降低,避免了生石灰与水快速反应时发生膨仓的现象,既可使用优质生石灰,同时还可以使用生石灰消化器,使生石灰得到充分消化,并最终使混合料的透气性得到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03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市污水厂进水毒性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株降解除草剂乙草胺的细菌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