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收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0896.7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9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莲;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15 | 分类号: | A61F13/15;A61F13/5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11 | 代理人: | 孔丽霞 |
地址: | 2151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制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制品。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吸收制品,其通常包括:可渗透液体的顶片、不可渗透液体的底片以及设置在顶片与底片之间的吸收液体的吸收芯体。
现有的吸收制品中的吸收液体的吸收芯体通常由绒毛浆制成,利用吸收芯体绒毛浆间细小的毛细管的毛细现象,使其具有良好的液体吸收和扩散能力。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吸收制品的吸收和扩散能力,目前常采用通过缩小绒毛浆毛细管管径的方式来进行改良。例如,对吸收芯体进行适当的压实、在吸收体上压制导流槽等。然而在采取了以上措施的同时也导致了吸收制品对粘稠液体如经血等的吸收能力下降,这是由于采取以上措施后绒毛浆毛细管管径缩小了,吸收制品在吸收较为粘稠的液体的时候,粘稠液体可能会堵塞毛细管,导致吸收制品反而需要更长的时间对粘稠液体进行吸收,并且吸收芯体压实后也导致吸收制品整体硬挺,影响产品舒适度。
现有技术针对上述问题,通常是在吸收制品中设置通孔的方式来快速吸收液体或粘稠液体,但是实际上,当粘稠液体等积聚在通孔内时,由于粘稠液体流动较慢且容易堵塞毛细管,造成吸收芯体的吸收能力下降,未及时吸收掉的液体或者粘稠液体会在使用者运动等过程中挤压到吸收制品,使的积聚在通孔的液体或粘稠液体容易大量回渗至吸收制品表面,造成使用者不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吸收粘稠液体并且减少粘稠液体反渗的吸收制品实为必要。
一种吸收制品,其包括沿吸收制品厚度方向从上至下依次层叠的透液性顶片、吸收芯体以及不透液性底片,所述吸收芯体包括至少一层子吸收层,每层子吸收层都具有两个表面,一个面对透液性顶片的上表面,一个面对不透液性底片的下表面,所述吸收制品的吸收芯体中至少一层子吸收层设置有多个纵向贯穿子吸收层的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具有位于该子吸收层上表面的上端和位于该子吸收层下表面的下端,在设置有贯通孔的至少一层子吸收层中,最靠近透液性顶片的子吸收层上的贯通孔的上端孔径小于下端孔径。
本发明的吸收制品,通过在吸收制品中的吸收芯体中设置至少一层子吸收层,且在至少一层子吸收层上设置多个纵向贯穿子吸收层的贯通孔,给粘稠液体提供了一个液体容纳空间,且相对地增加了粘稠液体与吸收制品的接触面积,使得粘稠液体能够更多地接触到子吸收层中的吸收材料,从而被吸收材料快速吸收掉;此外,将设置有贯通孔的至少一层子吸收层中,最靠近透液性顶片的子吸收层上的贯通孔设置为上端孔径小于下端孔径的形状,可显著减少粘稠液体反渗至吸收制品表面,从而提高了吸收制品整体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吸收制品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吸收制品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Ⅲ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吸收制品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吸收制品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吸收制品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08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轮椅车中轮驱动五连杆悬挂系统
- 下一篇:高效节能型可换盘烤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