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材厚度检测装置以及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1082.5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2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若林勇;竹中良;佐藤正志;西崎伸吾;尾崎裕亮;池田佑司;冈村悠;船田直裕;近藤友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G01B21/08 | 分类号: | G01B21/08;G01B11/06;G03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厚度 检测 装置 以及 使用 图像 形成 | ||
1.一种片材厚度检测装置,检测运送的片材厚度,其特征在于,该片材厚度检测装置包括:
运送部件,朝着片材运送方向驱动回转,运送片材;
从动运送部件,与该运送部件相接,在与片材运送方向正交方向,在所设定范围,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夹持部,以能追随通过该第一夹持部的片材厚度变位的状态被赋能,以回转轴为中心朝片材运送方向从动回转;
变位部件,与该运送部件相接,形成与该第一夹持部相比、与片材运送方向正交方向的长度短的第二夹持部,以能追随通过该第二夹持部的片材厚度变位的状态被赋能,在与上述从动运送部件的回转轴不同的支持部件的自由端侧被支持;以及
变位量检测部件,检测该变位部件的变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计算装置,根据该变位量检测部件的检测结果计算片材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材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从动运送部件在回转轴方向并列设置多个辊或多个卷绕在多个辊上的环状带,形成多个第一夹持部;
上述变位部件配置在多个辊或多个环状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所述的片材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变位量检测部件将可回转的杆朝着上述支持部件的自由端侧赋能,根据该杆的回转量检测上述变位部件的变位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个所述的片材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变位机构设有上述变位部件及上述支持部件,进一步设有与上述变位部件相同形状的伪部件,以及与上述支持部件相同形状的伪部件,所述变位机构和所述各伪部件在与片材运送方向正交方向以中心部为界对称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材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变位部件相对上述运送部件的赋能力和上述对应伪部件相对上述运送部件的赋能力大致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个所述的片材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定使得设有上述变位部件及上述变位量检测部件的厚度检测部的固有频率和设有上述运送部件及上述从动运送部件的夹持运送部的周期变化频率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检测部,检测设在对上述杆赋能的回转部件的被检测部的移动,得到所述杆的回转量,上述变位量检测部件根据该杆的回转量,检测上述变位部件的变位量。
9.根据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片材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赋能部件对设在上述变位量检测部件的上述回转部件朝上述杆赋能,与上述赋能部件不同,另外设置将上述变位部件朝上述运送部件赋能的赋能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个所述的片材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上述厚度检测部的各构成部件的固有频率哪个都以部件单位设定为与上述夹持运送部的周期变化频率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4-10中任一个所述的片材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对上述杆赋能的赋能部件不同,另外设置将上述从动运送部件朝上述运送部件赋能的赋能部件;
将上述变位部件朝上述运送部件赋能的赋能部件的赋能力设定为比将上述从动运送部件朝上述运送部件赋能的赋能部件的赋能力小。
1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片材厚度检测装置,检测运送片材的片材厚度;以及
控制装置,根据该片材厚度检测装置检测的检测值,控制图像形成处理条件;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11中任一个记载的片材厚度检测装置,作为上述片材厚度检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108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机器人的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纤维素液体燃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