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压力传感器进行压力波动标定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1422.4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4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刘正士;刘焕进;毕荣;陆益民;揭得算;陈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7/16 | 分类号: | G01L7/16;G01L2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传感器 进行 压力 波动 标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压力传感器的标定装置及标定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简单、方便、精密的流体压力或差压传感器的压力波动标定装置及其标定方法。
背景技术:
压力是流体的一个最基本参数,在一定压力或差压下的压力波动测量在许多领域都显得非常重要,压力或差压传感器的压力波动标定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但是,现在尚缺少简单、方便和精密的压力波动标定装置和相应的标定方法。现有两种标定方法:其中一种压力标定方式是通过压力泵来提供压力,再通过标准的压力传感器来显示产生的压力大小,该方法需要较多的辅助设备,需要较大的工作环境,能耗较大,携带不便;该方法产生的压力大小主要靠溢流阀和压力泵来控制,较难实现压力大小的细微调节;同时,该方法的压力大小通过标准的压力传感器来显示,压力测量的精度完全由标准的压力传感器的精度决定,在不使用昂贵的标准压力传感器的情况下,是难以达到压力或差压传感器的压力波动标定要求。其中另一种压力标定方法是活塞式,通过砝码的质量和活塞的截面积来比值获得压力的大小,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要消除加载在活塞上的摩擦阻力,采用辅助旋转机构来使活塞和缸体间形成润滑油膜,减小摩擦系数,这种活塞式压力装置辅助设备较多,对环境要求较高,成本很高,难以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精密的压力装置和标定方法,满足通常现场环境的压力或差压传感器的压力波动标定需要。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波动标定装置,包括:
主压力容器以及连接在所述主压力容器上的标准压力传感器和待标定压力传感器;
机架以及固设在所述机架上的缸体,所述缸体的内腔底部通过二号管路与所述主压力容器连通;
所述缸体的上部设有活塞,活塞杆的顶部外壁固设于有导向法兰,所述导向法兰以所述机架的立柱为导轨,且导向法兰与导轨间设有位移传感器;
所述机架的顶部设有带动所述活塞杆上下运行的传动机构。
所述活塞杆的上段中空并设有内螺纹,所述机架的上部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丝杠,机架的顶部还设有控制电机、减速机及联轴器,所述丝杠的顶端与所述联轴器固联。
对于差压传感器的压力波动标定,本发明采用的方案为:
差压传感器的压力波动标定装置,其包括:
主压力容器以及连接在所述主压力容器上的标准压力传感器和待标定压力传感器;
机架以及固设在所述机架上的缸体,所述缸体的内腔底部通过二号管路与所述主压力容器连通;
所述缸体的上部设有活塞,活塞杆的顶部外壁固设于有导向法兰,所述导向法兰以所述机架的立柱为导轨,且导向法兰与导轨间设有位移传感器;
所述机架的顶部设有带动所述活塞杆上下运行的传动机构;
设置辅助压力容器,连通在辅助压力容器底部的三号管路与所述二号管路及所述缸体的内腔形成三通,在所述三号管路上设有第二阀门;
所述辅助压力容器的上部通过一号管路与所述主压力容器连通,并在所述一号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及待标定差压传感器。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采用活塞位移计算流体压力,从而不用考虑加载在活塞的摩擦阻力,不用添加消除摩擦阻力的旋转机构,不用泵阀,使得该压力装置简单,携带方便,成本降低;
2、采用控制电机、减速器、联轴器及丝杠驱动活塞杆,通过与活塞杆同步位移的位移传感器,可以精确、方便地控制活塞移动的位移大小,从而精确地控制流体的体积变化,最终达到精确地控制流体的压力变化,不用调节泵,或者改变砝码质量,使得该压力装置使用方便,且能够产生所需的相当精确的压力。
3、通过曲线拟合建立活塞位移和压力间的关系,不用泵,不用配备昂贵的标定用压力传感器,不用配备标准的砝码组件,使得该压力测量方法实用性较宽,装置成本降低,操作简单。
4、采用位移传感器来测量压力,可以获得比标准压力传感器更高的压力测量分辨率,更好的地满足一定压力下的压力或差压传感器的压力波动标定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主压力容器,2标准压力传感器,3待标定压力传感器,4缸体,5二号管路,6导向法兰,7立柱,8位移传感器,9活塞杆,10丝杠,11控制电机,12减速机,13联轴器,14辅助压力容器,15三号管路,16第二阀门,17一号管路,18第二阀门,19待标定差压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14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荧光激发测试装置
- 下一篇:金属纳米粒子复合体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