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维拉唑酮及其盐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1437.0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0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胡凡;王伸勇;邵长坤;李胜;王晓俊;胡隽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永健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5/12 | 分类号: | C07D405/1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周希良;徐关寿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维拉唑酮 及其 合成 方法 | ||
1.一种维拉唑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氮气保护下,将原料5-氟-2-羟基苯甲醛溶于溶剂中,加入缚酸剂,再搅拌均匀后加入溴乙酰胺,在室温的条件下搅拌至反应完全,然后抽滤,浓缩滤液得式(Ⅰ)化合物;
S2、氮气保护下,将哌嗪、碱与步骤S1中制得的式(Ⅰ)化合物溶于溶剂中,加热至100~140℃进行搅拌直至反应完全,将反应液分离提纯后得式(Ⅱ)化合物;
S3、氮气保护下,将3-(4-氯代丁基)-5-氰基吲哚、催化剂、碱和步骤S2中制得的式(Ⅱ)化合物溶于溶剂中,回流搅拌14~18小时至反应完全,然后缓慢加入到碱性水溶液中搅拌至析出固体,抽滤,滤饼水洗后得式(Ⅲ)化合物即维拉唑酮;
其中式(Ⅰ)、式(Ⅱ)和式(Ⅲ)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拉唑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溶剂为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乙二醇二甲醚、乙醚、甲基叔丁基醚、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缚酸剂为碳酸铯、三乙胺、N-甲基吗啉、吡啶、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叔丁醇钾、甲胺、乙胺、二甲胺、二乙胺、三甲胺、三丙胺、三丁胺、三戊胺、三正辛胺、正丁胺、四丁基氢氧化铵、吗啉、N,N-二异丙基乙胺、4-二甲氨基吡啶、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维拉唑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的5-氟-2-羟基苯甲醛与溴乙酰胺的摩尔比为1:(0.5~1.5),所述的5-氟-2-羟基苯甲醛与缚酸剂的摩尔比为1:(0.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拉唑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碱为碳酸钾、三乙胺、N-甲基吗啉、吡啶、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叔丁醇钾、甲胺、乙胺、二甲胺、二乙胺、三甲胺、三丙胺、三丁胺、三戊胺、三正辛胺、正丁胺、四丁基氢氧化铵、吗啉、N,N-二异丙基乙胺、4-二甲氨基吡啶、碳酸钠、碳酸铯、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所述的溶剂为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氯苯、二氯苯、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正丁醇、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维拉唑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式(Ⅰ)化合物与碱的摩尔比为1:(1~3),所述的式(Ⅰ)化合物与哌嗪的摩尔比为1:(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拉唑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的催化剂为碘化物和溴化物中的一种,所述的碱为碳酸钾、三乙胺、N-甲基吗啉、吡啶、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叔丁醇钾、甲胺、乙胺、二甲胺、二乙胺、三甲胺、三丙胺、三丁胺、三戊胺、三正辛胺、正丁胺、四丁基氢氧化铵、吗啉、N,N-二异丙基乙胺、4-二甲氨基吡啶、碳酸钠、碳酸铯、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所述的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氯苯、二氯苯、乙酸乙酯、醋酸异丙酯、二甲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乙二醇、乙二醇二甲醚、乙醚、甲基叔丁基醚、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碱性水溶液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维拉唑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碘化物为碘化锂、碘化钠、碘化钾、碘化铷、碘化铯、碘化亚铜中的一种,所述的溴化物为溴化锂、溴化钠、溴化钾、溴化铷、溴化铯、溴化亚铜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维拉唑酮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的式(Ⅱ)化合物与3-(4-氯代丁基)-5-氰基吲哚的摩尔比为1:(0.5~2),所述的式(Ⅱ)化合物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5~2),所述的式(Ⅱ)化合物与碱的摩尔比为1:(0.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永健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永健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14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终端塔
- 下一篇:一种环网柜开断部位上下组装及操作组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