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流纺纱机专用轴承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91534.X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2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节;张超琼;陈世儒;吕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诚石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5/12 | 分类号: | F16C35/12;F16C33/6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纱机 专用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流纺纱机专用轴承,主要应用于纺织机械上面,属于纺机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用于纺纱机轴承主要由外圈、内圈、滚动体、保持器、密封圈、油脂等组成。采用在外圈和内圈之间安装滚动体,滚动体采用球形,均匀分布在外圈和内圈之间,用两个保持器固定起来,密封圈起到防尘和防止油脂外漏作用,油脂起到润滑及形成油膜等作用。此轴承原装配在纺织机械上需两套并排安装,工作时不适宜承受较大的载荷,更换不方便,影响工作效率和轴承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汽流纺纱机专用轴承,节省了更换时间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汽流纺纱机专用轴承,包括外圈、球滚动体、芯轴、密封圈及保持器等。所述外圈与芯轴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沟道,两列球滚动体均匀的分布在沟道内部,外圈、芯轴之间通过球滚动体连接,并通过保持器固定球滚动体形成一个整体的组合件,所述密封圈安装在外圈与芯轴之间,所述密封圈通过外圈固定,从而形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芯轴上面制有台阶,并设有第一加注油通孔和第二加注油通孔。所述的第二加注油通孔与第一加注油通孔垂直设置并且相互连通。
本发明与原结构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轴承结构改为双列轴承,使原来的两套并列安装转化为了一个整体组合件,芯轴设有的加注油通孔可以注入油脂,节省了更换时间和成本;增加球滚动体数量,从而每个球滚动体受到的载荷和内外圈的轴向力减少,提高了汽流纺纱机专用轴承的承载能力,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半剖图。
图2为本发明的芯轴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外圈1、球滚动体2、芯轴3、密封圈4、保持器5等,所述的外圈1与芯轴3分别设有相对应的沟道,两列球滚动体2均匀的分布在沟道内部,外圈1、芯轴3之间通过球滚动体2连接,并通过保持器5固定球滚动体2形成一个整体的组合件,所述密封圈4安装在外圈1与芯轴3之间,所述密封圈4通过外圈1固定,从而形成一个整体。
这种组合方式加大了芯轴沟道和外圈沟道的接触面,提高了汽流纺纱机专用轴承的承载能力,使气流纺纱机专用轴承的使用寿命增加。
在芯轴3上面制有台阶,并设有第一加注油通孔6和第二加注油通孔7。所述的第二加注油通孔7与第一加注油通孔6垂直设置并且相互连通。第一加注油通孔6右端制成螺纹孔。
这样可以在油脂不足时可以通过加注油通孔来加入油脂,同时增加了滚动体的数量,改善了轴承因受轴向力,另一方面由于滚动体的增加可以更均匀的承受载荷增加了承载能力。
所述外圈1和芯轴3的基本尺寸如下:所述外圈1外径尺寸为φ72mm,宽度尺寸为46mm;所述芯轴外径尺寸为φ46.8mm,台阶外径尺寸为φ40mm,芯轴宽度尺寸为76mm,芯轴3端面到台阶的尺寸为49mm,芯轴小外径槽宽尺寸为1.7mm,外径为φ37.5mm;第一加注油通孔6的右端螺纹孔为M8×12;第二加注油通孔7及第一加注油通孔6的左端孔直径为φ3 mm。
本发明拓宽了外圈1的宽度,也将原使用的内圈置换成芯轴3,芯轴3中设有加注油通孔,其加注油通孔设置的螺纹孔可配套设置螺纹螺栓或其他带螺纹的配件,用以封闭注油通道,防止油脂外泄。本发明将原来的两套轴承并排安装转化为了一个整体的组合件,并更改了外圈及内圈的形状,在芯轴上面加了注油通孔,增加了滚动体的数量,加大芯轴沟道和外圈沟道的接触面,提高了汽流纺纱机专用轴承的承载能力,使气流纺纱机专用轴承的使用寿命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诚石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诚石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15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坩埚主体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R-T-B系烧结磁铁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