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境胁迫下中华绒螯蟹离水回避反应的测试装置与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1685.5 | 申请日: | 2013-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6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何杰;吴旭干;杨筱珍;成永旭;王春;李萌;卢义;沈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 胁迫 中华 绒螯蟹离水 回避 反应 测试 装置 使用方法 | ||
1.环境胁迫下中华绒螯蟹离水回避反应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箱体;
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回避台,所述回避台距离所述箱体的箱底面有一定的高度;
铺设在所述箱体的箱底面上兼具注气、注药和注水功能的注入装置;
一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注入装置连接的气泵;在所述第一管道上串接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在所述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之间串接一四通接头,其中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分别于所述四通接头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连接,第三阀门与第二阀门之间串接;
一储水罐,所述储水罐上设置有注气口和出水口,所述注气口通过串接的第二管道和第四阀门连接在所述气泵与第一阀门之间的第一管道上,所述出水口通过串接的第三管道和第五阀门连接在所述四通接头的第三接口上;
一储药罐,所述储药罐上设置有入气口和出药口,所述入气口通过串接的第四管道和第六阀门连接在所述四通接头的第四接口上;所述出药口通过串接的第五管道和第七阀门连接在所述第三阀门与注入装置之间的第一管道上;
一悬挂在所述箱体上方且对所述箱体内的情况进行观察的摄像装置;
一电脑,所述电脑中的视频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摄像装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胁迫下中华绒螯蟹离水回避反应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通过一支撑杆支撑在所述箱体上方,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所述箱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胁迫下中华绒螯蟹离水回避反应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避台为梯形回避台,安装在所述箱体的箱底面上,该梯形回避台的顶面为平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胁迫下中华绒螯蟹离水回避反应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装置由成井字形排列并相互贯通的PVC管构成,在所述PVC管上开设有若干小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胁迫下中华绒螯蟹离水回避反应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罐上开设有注水口;所述储药罐上开设有注药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胁迫下中华绒螯蟹离水回避反应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
7.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环境胁迫下中华绒螯蟹离水回避反应的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使用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在所述箱体内注入一定量的纯净水,使水位不超过所述回避台的顶面即可;
(2)关闭第四阀门至第七阀门,打开第一阀门至第三阀门,此时气泵产生的气流经过第一管道并途径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到达所述箱体的箱底部的注入装置中,并由注入装置注入到所述箱体内的水体中,空气注入过程微微搅动所述箱体内的水体;
(3)将参试的中华绒螯蟹放入箱体内,开始暂养与驯化,使中华绒螯蟹适应和熟悉所述箱体内的生活环境,包括熟悉回避台的位置,利于试验期间蟹能迅速找到回避区域;
(4)暂养与驯化24小时后,根据试验要求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药物溶液,并注入储药罐,同时在储水罐内加满蒸馏水;
(5)打开第六阀门和第七阀门,此时,气泵出来的气流一方面途经第一管道和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到达所述箱体的箱底部的注入装置中,对箱体内的水体进行搅拌,另一方面途径第一管道、第一阀门、四通接头、第四管道和第六阀门压入储药罐中,将储药罐内的药液由出药口、第五管道、第七阀门以及第三阀门、第一管道冲入注入装置中,并由注入装置注入到所述箱体内的水体中;当储药罐内的药液完全冲入箱体内的水体中后,马上关闭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并迅速打开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以及关闭第六阀门,此时,气泵出来的气流经过第一管道、第四阀门、第二管道而压入储水罐中,将储水罐内的蒸馏水由出水口、第三管道、第五阀门、第二阀门、第一管道和第三阀门冲入注入装置中,并由注入装置注入到所述箱体内的水体中,这一步骤的主要目的是使用蒸馏水冲洗残留在管道内的药物,确保药物均能到达箱体内并溶解于水体中,经采集箱体内水溶液测试得知,自使用蒸馏水冲洗后,箱体内的镉离子浓度基本与原设计浓度一致(正负不超过1%)。
(6)在注药后2小时通过摄像装置和电脑在线记录在回避台上中华绒螯蟹的数量,并进一步的数理统计,比较中华绒螯蟹在不同药物浓度下的回避率,测试其对不良环境因子的回避能力;
(7)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设计药物浓度,摸索中华绒螯蟹初次做出回避的药物浓度,即回避的最低浓度,又称回避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168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触摸控制的平板电脑
- 下一篇:配置单角度支架的KVM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