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尘机制天然砂制作分离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3146.5 | 申请日: | 2013-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7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明;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双金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23/08;B02C23/20;B07B7/01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侯玉白 |
地址: | 3111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制 天然 制作 分离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无尘机制天然砂制作分离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其特征是:石料通过石料输送机构(A1)至制砂机(A)的进料口,制砂机(A)排料口直对机制砂输送机构(A2)始端面,机制砂输送机构末端直对模块化多层振动筛(D)的进料端,模块化多层振动筛(D)的出料端直对机制天然砂机配调整系统(B)的进料端,机制天然砂机配调整系统(B)的出料端直对机制砂风力风选系统(C)进料端,机制砂风力风选系统(C)中不同粒径机制砂的出料口分别接储料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尘机制天然砂制作分离系统,其特征是:机制砂风力风选系统中混合成品提斗机(01)出料口直对缓冲料仓(02)进口,缓冲料仓(02)出料口直对给料机(03)进口,给料机(03)出口与机制砂风力风选器舱体(06)进料口连通,机制砂风力风选器舱体(06)多级出料口分别通过输料管与各自的分级储料罐(09)进口连通,主风机(010)出风口与机制砂风力风选器舱体(06)中的主风口(21)连通,付风机(04)的出风口与机制砂风力风选器舱体(06)中付风口(22)连通,机制砂风力风选器舱体(06)中的除尘口(6)与除尘器(05)进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尘机制天然砂制作分离系统,其特征是:机制砂风力风选器舱体由多段强风舱室(2)、中风舱室(3)和多段料仓室(4)构成,多段强风舱室(2)中第一段强风舱室的上端面开有进料口(5)、前面开有段主风口(21)、左右两侧开有付风口(22)、下端开强风出料口(25),强风舱室腔中上部竖直设有第一隔腔板(27)且将第一段强风舱室划分为第一段进料腔(23)和第一段沸腾腔腔(24),中风舱室(3)的前端开有中风主风口(31)、下端开有中风出料口(35),多段强风舱室(2)风选出口与中风舱室(3)风选进口连通,中风舱室(3)风选出口与多段料仓室(4)风选进口连通,第一段斜溜槽(11)位于强风舱室(2)和中风舱室(3)之间的第二段分料通道腔(9)内,位于第一段斜溜槽(11)背面的第二隔腔板(14)竖直位于多段强风舱室(2)中第二段强风舱室腔中部且将第二段强风舱室腔划分为第二段进料腔(23)和第二段沸腾腔腔(24),第二段斜溜槽(12)位于中风舱室(3)和料仓室(4)之间的收料通道腔(10)内且第二段斜溜槽(12)的头部插入第一段斜溜槽(11)末端下方,第二段斜溜槽(12)的末端直对多段料仓室(4)中的料仓腔,第二段斜溜槽(12)背面的第三隔腔板(13)竖立位于中风舱室(3)腔中部且将中风舱室划分为中风进料腔(33)和中风段沸腾腔腔(34),除尘口(6)开在多段料仓室(4)上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尘机制天然砂制作分离系统,其特征是:多段强风舱室(2)由多个强风舱室构成,多个强风舱室中的强风舱室与强风舱室之间的上部连通且构成第一段分料通道腔(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尘机制天然砂制作分离系统,其特征是:强风舱室呈矩形腔体,矩形腔体下部为漏斗腔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尘机制天然砂制作分离系统,其特征是:漏斗腔体斜面开有检测窗(26)。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尘机制天然砂制作分离系统,其特征是:多段料仓室(4)由多个集料仓室构成,多个集料仓室中集料仓与集料仓之间的上部连通且构成收料通道腔(1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尘机制天然砂制作分离系统,其特征是:集料仓室锥体腔体(41),锥体腔体(41)下部为漏斗腔体,漏斗腔体下端为出料口(4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尘机制天然砂制作分离系统,其特征是:漏斗腔体斜面开有检测窗(43)。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尘机制天然砂制作分离系统,其特征是:中风舱室呈矩形腔体,矩形腔体下部为漏斗腔体。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尘机制天然砂制作分离系统,其特征是:漏斗腔体斜面开有检测窗(36)。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尘机制天然砂制作分离系统,其特征是:多段强风舱室2、中风舱室(3)和多段料仓室(4)所构成的第一段分料通道腔(8)、第二段分料通道腔(9)、收料通道腔(10)为由高往低呈斜面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双金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双金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314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源装置的网络控制系统
- 下一篇:用于活塞装配的自动视觉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