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臭氧氧化的低浓度有机化合物吸附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3500.4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9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天乐;王文征;王红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16 | 分类号: | B01J20/16;B01J20/32;B01J29/48;B01D53/86;B01D53/72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姜荣丽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氧化 浓度 有机化合物 吸附 催化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臭氧氧化的低浓度有机化合物吸附催化材料,其特征是,所述吸附催化材料由多孔性无机氧化物载体、金属活性组分两部分组成,所述金属活性组分是锰、银、铈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活性组分是锰、银两种,或者是锰、铈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性无机氧化物载体是HZSM-5型分子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活性组分以该金属的氧化物的形态存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活性组分按金属元素重量换算计的负载量是质量百分比0.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吸附催化材料的比表面大于380m2/g,孔容积为0.1~0.2cm3/g,孔径分布介于5~8n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催化材料的恢复再生,其特征在于,利用高压放电产生的含臭氧低温等离子体实现该吸附催化材料表面吸附态有机化合物的催化氧化。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浸渍法制备得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渍法具体为:
第一步,将多孔性无机氧化物载体浸泡于金属活性组分的可溶化合物水溶液中,利用旋转蒸发仪旋转浸渍2~6小时,之后抽真空去除多余水分;所述金属活性组分的可溶化合物水溶液为硝酸锰溶液、硝酸银溶液、硝酸铈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第二步,将真空干燥后粉体在100~110℃条件干燥12~24小时;
第三步,在空气条件下,于马弗炉400~600℃焙烧4~8小时,即得所需吸附催化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催化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催化材料能够有效吸附各类建筑物室内空气低浓度有机化合物,对甲醛的吸附量达20.6~38.6mg/g,对甲苯的吸附量达89.9~147.8mg/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350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