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分式交换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93886.9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2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越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明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王越丰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分 交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特别是一种微分式交换器,用于冷热能交换。
背景技术
热交换器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它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但是目前国内外的众多生产型企业所采用的热交换技术均较为传统,往往一些大型的烘干设备、高温炉窑等由于在烘干烧制过程中会产生水汽分离的过程;被分离的水汽要么被风机引流,要么被强制推压出出风口。但是带来的后果是同时被带走大量的热能。出风口的温度高达120~150摄氏度以上,有的甚至高达300摄氏度以上。既大量浪费能源,又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设备的热效能低的实在让人心疼不已,简直是在烧钱。高能耗往往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直接损害的是消费者的经济利益。更可恶的是牺牲了我们的赖以生存的一方热土和蓝天碧水。城市的天空再也没有那么的蔚蓝,雾霾成了城市中人们的常客!鱼虾们在哀叹,餐桌上的我们终有那么一天将和人们说拜拜;因为鱼虾们实在没法在臭水沟似的江河里繁衍生息了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分式交换器,该热交换器综合运用了微分学和动态学原理,使热交换器中的冷流体和热流体相互交融,而又不直接接触,流动方向相反,能量能够动态交换,热交换效率高,大大节约了能源。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分式交换器,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其上的冷流体进口、热流体进口、冷流体出口和热流体出口,所述外壳内设有多条与外壳平行的散热管,通过散热管连通冷流体进口和冷流体出口,通过散热管外围的空隙连通热流体进口和热流体出口。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散热管均布在外壳内。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冷流体出口与热流体进口设在外壳的同一端,冷流体进口1与热流体出口同设在外壳的另一端。
作为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为圆管。
作为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散热管为U型纵向翅片管,或纵向太阳花型散热管。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本发明可应用于烟道余热回收,所述冷流体进口连接鼓风机,热流体出口连接除尘装置的烟气进口,除尘装置顶部设置有雾化喷淋装置,雾化喷淋装置下方设置有除尘筒式过滤网,除尘筒式过滤网上端出口连接引风机,除尘筒式过滤网相对于烟气进口一侧设置有倾斜的烟气缓挡板,除尘装置底部为除尘仓,除尘仓底部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下方的出水管连接雾化喷淋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热交换效率高,大大节约了能源;可应用于空调和冷冻设备中的冷凝管和蒸发器、吸收式冷冻机、油冷却器和其它各种热交换器上;应用于热电站和核电站热交换器中的冷凝管和蒸发器,船用交换器中的冷凝管和蒸发器;应用于燃气轮机组和石油化工所有的空气冷却器、柴油冷却器、二次冷却器及余热回收系统中的各种热交换器,化工行业所用的干燥器和加热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微分式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截面图。
图3为图1的B-B(或B1-B1)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应用于烟道余热回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低温烟气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微分式交换器,包括外壳2以及设置在其上的冷流体进口1、热流体进口4、冷流体出口5和热流体出口6,所述外壳2内设有多条与外壳2平行的散热管3,通过散热管3连通冷流体进口1和冷流体出口5,通过散热管3外围的空隙连通热流体进口4和热流体出口6。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散热管3均布在外壳2内。所述的冷流体出口5与热流体进口4设在外壳2的同一端,冷流体进口1与热流体出口6同设在外壳2的另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明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王越丰,未经绍兴市明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王越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38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