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餐厨垃圾油水分离的专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4564.6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0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辛县江淮扬天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367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垃圾 油水 分离 专用车 | ||
本发明涉及移动式餐厨垃圾油水分离的专用车,主要由餐厨垃圾的油水分离设备,以及装配了上述设备的运输车辆组成;将所述的餐厨垃圾的油水分离设备配置在运输车辆货箱内,固定成为一个整体;本发明能够在餐馆、厨房,以及泔水池附近就地进行餐厨垃圾的固液分离和“地沟油”的收集与缓存,就地分离或排除餐厨废水,勿需将餐厨废水运到处理厂进行油水分离,节省了“地沟油”提取的运输成本;本发明所采用的设备均属于常规的设备,运行可靠,技术成熟,结构简单,操作容易、维修方便,造价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式餐厨垃圾油水分离的专用车,属于环保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的不断改善,餐厨垃圾的量愈来愈多,最大限度的回收餐厨垃圾中的“地沟油”,实施餐厨垃圾中“地沟油”与固体餐厨垃圾的彻底分离,提高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同时地,降低餐厨垃圾收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益,对餐厨垃圾的有效回收处理有着积极的推广意义。
目前,餐馆地面下的泔水池中的泔水中主要由悬浮的固体物质(如菜叶、禽畜 的内脏……等)、废水和漂浮的“地沟油”组成;为了回收泔水池中的“地沟油”,收集人员一般使用瓢或盆去掏出“地沟油”;掏油时,操作人员需要弯着腰,面向地下的泔水池,一瓢一瓢地将“地沟油”掏出到桶中缓存;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作效益低、且掏出的“地沟油”中含有大量水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移动式餐厨垃圾油水分离的专用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移动式餐厨垃圾油水分离的专用车,该专用车主要由餐厨垃圾的油水分离设备,以及装配了上述设备的运输车辆组成;将所述的餐厨垃圾的油水分离设备配置在运输车辆货厢 内,固定成为一个整体。
所述的餐厨垃圾的油水分离设备,主要包括:进料泵、固液分离箱、油水分离箱、“地沟油”缓存箱、真空泵和电源;所述的餐厨垃圾的油水分离设备,按如下结构配置:
将输送餐厨垃圾泔水的进料泵的出料管经过进料阀门与固液分离箱的进料口联通;所述的固液分离箱的下部液体出口经过阀门连通“地沟油”与废水的分离箱的进料口,所述的油水分离箱的顶部排气口经过单向阀门与真空泵的进气口联通;所述的油水分离箱的上部侧面配置的“地沟油”出口管经过阀门与“地沟油”缓存箱的进料口联通;所述的电源配置在运输车辆中的合适位置;
所述的运输车辆,属于带货厢的市售的标准型货运车辆,或是通过车辆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或通过变速箱的外置取力器驱动发电机发电的改装型的货运车辆,或是有外接电源给车载蓄电池充电的运输车辆;所述车辆可以是空气动力驱动的车辆、燃油或燃气型车辆;
所述的电源,可以是外接的电源,或是配置的柴油或汽油发电机,或是车辆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或是由车辆的变速箱外接的取力器带动的发电机;将电源配置在运输车辆中的合适位置;
所述的固液分离箱,属于长方体、正方体或圆筒形的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配置泔水的进料口和固体餐厨垃圾的进料口,所述固体餐厨垃圾的进料口的上面配置盖子;所述壳体内的下部配置有带孔的滤板,所述的带孔的滤板上方配置搅拌机,所述的带孔的滤板下方是餐厨液体的缓存箱,所述壳体侧面的下部配置固体杂质的排渣快开门,所述壳体侧面的底部配置排渣口蒙板,所述壳体的上部配置真空表;
所述的油水分离箱,属于长方体、正方体或圆筒形的壳体,所述壳体内的底部配置曝气器,所述的曝气器的进气管与进空气阀门的出气管联通;所述壳体的侧面中部配置视镜,所述壳体侧面的底部配置排水阀门,所述壳体的上部配置真空表;所述壳体的侧面上部配置泔水进料口,所述泔水进料口下部的侧面配置“地沟油”溢出的排油阀门,
所述的“地沟油”缓存箱,属于正方体、长方体或圆筒形的壳体,所述的壳体的侧面配置视镜或液位变送器,对壳体内的液位进行监控;所述壳体的侧面底部配置排油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辛县江淮扬天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利辛县江淮扬天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45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