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2Cr1MoV钢受热面状态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5364.2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9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牛晓光;范辉;王庆;郑相锋;徐雪霞;李文彬;陈二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20 | 分类号: | G01N33/2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徐瑞丰 |
地址: | 05009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12 cr1mov 受热 状态 评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估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特征归纳相似性理论的12Cr1MoV钢受热面状态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受热面状态评估方法是对受热面进行高温长时试验,通过分析试验结果进行受热面的老化状态评估。但是,在电站机组检修中,需要对受热面的使用寿命进行预判,以便在下一个检修期内进行相应处理。如果进行高温试验后再评估,试验时间至少在1个月以上,不满足评估的时效性要求。同时,多年的电厂日常监督检验和受热面老化状态评估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常温理化数据和部分高温蠕变数据。已知常温数据和高温数据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建立常温数据与高温数据的关联性,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完成受热面的状态评估,提高状态评估效率和时效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特征归纳相似性理论的12Cr1MoV钢受热面状态评估方法,用于实现常温理化数据和高温蠕变数据的关联并建立相应的关联数据库,简化评估过程,避免了重复进行不必要的高温试验,显著提高了评估的时效性,节省了评估相关试验费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12Cr1MoV钢受热面状态评估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与高温蠕变数据关联的常温理化特征参数标准范围的确定
通过检测对照试样的常温理化特征参量和高温蠕变数据,分析各常温理化特征参量与高温蠕变数据的关系,确定高温蠕变数据关联的常温理化特征参数标准范围;
(2)建立实际常温理化特征参量数据和高温蠕变数据关联的数据库
将步骤(1)所得到的常温理化特征参数标准范围与高温蠕变数据建立关联数据库;
(3)待评估件受热面的常温理化检验
对待评估受热面进行常温理化检验,获得实际常温理化特征参量数据;比较步骤所测量得到的实际常温理化特征参量数据是否符合步骤(1)中的常温理化特征参量标准范围;
(4)待评估受热面的高温蠕变数据的获得
在步骤(2)所得到的关联数据库中查找与步骤(3)所测得的实际常温理化特征参量范围相对应的高温蠕变数据;利用高温蠕变数据,采用基于蠕变损伤力学的状态评估技术进行受热面管评估。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常温理化特征参量为化学成分、金相分析、力学性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常温理化特征参量的范围为:金相组织珠光体球化评级4级、抗拉强度480~495MPa、晶粒度6-7级、碳化物颗粒平均最大尺寸不大于4.0μ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碳化物颗粒平均尺寸为2.5~3.0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所提供的评估方法确立了12Cr1MoV钢与高温蠕变数据关联的常温理化特征参量,实现了常温理化数据和高温蠕变数据的关联并建立了相应的关联数据库。对于待评估受热面,只需要进行常温理化检验,通过其常温理化特征参量直接从关联数据库中查询到相应的高温蠕变数据,即可完成状态评估,避免了重复进行不必要的高温试验,显著提高了评估的时效性,节省了评估相关试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 为12Cr1MoV钢1-8组试样的150MPa、570℃高温蠕变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12Cr1MoV钢受热面组织进一步老化,常温力学性能也逐步下降,其高温蠕变性能也会发生变化,为研究珠光体球化4级的12Cr1MoV钢管常温性能与高温蠕变特征,选择8组试样,每组3个试样在不同应力水平下进行试验。其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受热面的基本情况
依据GB/T14203-1993《钢铁及合金光电发射光谱分析法通则》,对受热面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2,可见所分析试样的化学成分均符合材质相关质量标准。
表2 受热面试样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依据GB/T13298-1991《金相显微组织检验方法》和参照DL/T733-2001《火电厂用12CrlMoV钢球化评级标准》,对受热面管进行了金相评级。
表3 受热面试样的金相分析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未经河北省电力建设调整试验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53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MOS摄像芯片浮动载板自动定位测试插座
- 下一篇:漆包线针孔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