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形成偏碱性两水相体系的两种pH响应再生型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5740.8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3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曹学君;刘佳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0/06 | 分类号: | C08F220/06;C08F220/34;C08F220/18;C08F220/14;C08F4/40;C08F2/10;C08L33/02;B01D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成 碱性 两水相 体系 ph 响应 再生 聚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可形成偏碱性两水相体系的pH响应再生型聚合物PADB6.29,由投料摩尔比为23.15:18.88:1的式(1)所示化合物、式(2)所示化合物和式(3)所示化合物经无规共聚而得到,其分子量分布如下:Mn为1.499×105D、Mw为2.942×105D、Mν为3.136×105D、Mz为6.429×105D,分子量多分散性Mw/Mn为1.962,特性粘度为213.0mL/mg,等电点为6.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形成偏碱性两水相体系的pH响应再生型聚合物PADB6.29,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形成偏碱性两水相体系的pH响应再生型聚合物PADB6.29的粒径为3.747nm,最大回收率为98.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形成偏碱性两水相体系的pH响应再生型聚合物PADB6.29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式(1)所示化合物、所述式(2)所示化合物和所述式(3)所示化合物按投料摩尔比23.15:18.88:1加入溶剂中,再加入引发剂,在惰性气体存在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所述可形成偏碱性两水相体系的pH响应再生型聚合物PADB6.2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形成偏碱性两水相体系的pH响应再生型聚合物PADB6.29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所述引发剂为亚硫酸氢钠和过硫酸铵,引发剂加入比例为1.3%(w/w),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所述聚合反应在55℃的温度、转速为200rpm的条件下振荡反应24小时而实现。
5.一种可形成偏碱性两水相体系的pH响应再生型聚合物PMDM7.19,由投料摩尔比为3.24:3.78:1的式(2)所示化合物、式(4)所示化合物和式(5)所示化合物经无规共聚而得到,其分子量分布如下:Mn为6.224×105D、Mw为7.714×105D、Mν为3.205×105D、Mz为1.131×106D,分子量多分散性Mw/Mn为1.239,特性粘度为215.6mL/mg,等电点为7.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形成偏碱性两水相体系的pH响应再生型聚合物PMDM7.19,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形成偏碱性两水相体系的pH响应再生型聚合物PMDM7.19的粒径为3.930nm,最大回收率为96.7%。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可形成偏碱性两水相体系的pH响应再生型聚合物PMDM7.19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式(4)所示化合物、式(2)所示化合物和式(3)所示化合物按投料摩尔比3.24:3.78:1加入溶剂中,再加入引发剂,在惰性气体存在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所述可形成偏碱性两水相体系的pH响应再生型聚合物PMDM7.1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形成偏碱性两水相体系的pH响应再生型聚合物PMDM7.19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所述引发剂为亚硫酸氢钠和过硫酸铵;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所述聚合反应在55℃的温度、转速为200rpm的条件下振荡反应24小时而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574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商务用条码扫描机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多功能扩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