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面结冰条件模拟系统中过冷水滴的形成和检测方法以及目标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6049.1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4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霍西恒;李志茂;王大伟;李革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F5/00 | 分类号: | B64F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兰英 |
地址: | 20121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面 结冰 条件 模拟 系统 过冷 水滴 形成 检测 方法 以及 目标 装置 | ||
1.一种用于地面结冰条件模拟系统中的过冷水滴形成的方法,所述过冷水 滴由喷雾装置所喷射出的水雾(13)所形成,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初定喷雾装置(10)的供水温度和供气温度,启动喷雾装置(10)以沿 喷射方向(A)喷射水雾(13);
2)待喷雾装置(10)的工作稳定后,在试验目标位置和/或距离试验目标 位置附近放置地面目标模拟装置(20),所述地面目标模拟装置(20)包括至少一 个模拟标板(20a,20b,20c),所述模拟标板(20a,20b,20c)包括面对沿喷射 方向(A)喷射的水雾(13)的测试表面(21a,21b,21c);
3)根据试验目标位置处和/或附近的模拟标板(20a,20b,20c)的测试表 面(21a,21b,21c)上沉积的水雾(13)的结冰状态,调节供气温度和/或供水温 度,使得模拟标板处的水雾的水滴正好达到试验要求的过冷水滴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至少一个模拟 标板(20a,20b,20c)包括至少三个模拟标板(20a,20b,20c),这些模拟标板 呈平面状态,其一侧是所述测试表面(21a,21b,21c),所述至少三个模拟标板 (20a,20b,20c)沿水雾喷射方向(A)间隔开并纵向地设置,同时,沿垂直于所 述喷射方向(A)的方向横向地至少部分错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标板(20a,20b,20c) 的所述测试表面(21a,21b,21c)呈深颜色,使沉积在所述模拟标板的测试表面 上的水雾的颜色呈现反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模拟标板(20a,20b, 20c)沿水雾喷射方向(A)以约1m左右的间隔纵向地设置,并沿垂直于所述喷射方 向(A)的方向横向地至少完全错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将模拟标板(20a, 20b,20c)按照要求放置好以后,约3分钟后,观察模拟标板(20a,20b,20c) 的测试表面(21a,21b,21c)的结冰状态,所述结冰状态包括如下状态中的任何 一个:
a)当水雾(13)朝模拟标板的测试表面(21a,21b,21c)上喷射时,测 试表面(21a,21b,21c)上呈现透明状的溢流冰时,表明水滴温度高于试验要求 的温度而较高;
b)当水雾(13)朝模拟标板的测试表面(21a,21b,21c)上喷射时,水 滴在沉积在测试表面(21a,21b,21c)上之前已经形成冻结而形成冰晶,使得所 述冰晶不能冻结在测试表面上而落至地面,表明水滴温度低于试验要求的温度而偏 低;
c)当水雾(13)朝模拟标板的测试表面(21a,21b,21c)上喷射时,水 滴撞击至模拟标板的测试表面(21a,21b,21c)上会迅速发生冻结,此时结冰为 针刺状,呈乳白色,表明水滴温度符合试验要求的温度而合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模拟标板测试表面上的结冰状态表明水雾温度较高时,先将测试表面上 的结冰处理干净,随后根据溢流冰形态微下调供气温度和/或供水温度至该测试表 面结冰呈针刺状乳白色冰为止;
当模拟标板测试表面上的结冰状态表明水雾温度较低时,先将测试表面上 的结冰处理干净,根据该模拟标板测试表面的结冰情况微上调供气温度和/或供水 温度至待测试表面结冰呈针刺状乳白色冰为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被观测的模拟标板测试表面上的结冰状态表明水雾温度较高时,还应该 结合被观测的模拟标板的上游和/或下游模拟标板测试表面上的结冰状态来微下调 供气温度和/或供水温度至被观测的测试表面结冰呈针刺状乳白色冰为止;
当被观测的模拟标板测试表面上的结冰状态表明水雾温度较低时,还应该 结合被观测的模拟标板的上游和/或下游模拟标板测试表面上的结冰状态来微上调 供气温度和/或供水温度被观测的测试表面结冰呈针刺状乳白色冰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60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耐磨复杂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回收卤化碳氢化合物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