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硫助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96760.7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3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朱仁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金盛助剂厂 |
主分类号: | C10L9/10 | 分类号: | C10L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硫 助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助剂,具体地,涉及一种脱硫助剂。
背景技术
煤中的硫通常以有机硫和无机硫的状态存在。有机硫组成结构非常复杂,主要存在形式有硫醇、硫醚、双硫醚以及呈杂环状态的硫醌和噻吩等;有机硫主要来自成煤植物中
的蛋白质和微生物的蛋白质;蛋白质中含硫量为0.3% ~ 2.4% ,总含硫量一般都小于0.5%
以下的大多数煤,一般都以有机硫为主。煤中无机硫主要来自矿物质中各种含硫化合物和
少量硫酸盐。硫化物中硫清除的难易程度与硫化物的颗粒大小及分布状态有关,粒度大者
可用洗选法除去,粒度极小且均匀分布在煤中者,就难以除去;有机硫与煤中有机质共生,
结为一体,分布均匀,不易清除。
煤中的硫对于炼焦、气化、燃烧和贮运都十分有害,因此含硫量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煤在炼焦时,约60% 的硫进入焦炭。硫的存在使生铁具有热脆性,用这些生铁炼制的钢不能直接轧制成材。为了除去硫,在高炉生产中需要增加石灰石和焦炭用量,因而导致高炉生产能力降低,焦化比高。经验表明,焦炭中硫含量每增加0.1% ,炼铁时焦炭和石灰石将分别增加2%,高炉生产能力下降2% ~ 2.5%,因此对用于炼焦的煤,要求硫分小于1%。
目前市场上的任何一种脱硫剂及脱硫设备,均不能让高硫煤在正常应用时,使SO2达标排放,脱硫设备一次性投资大,脱硫运行费用高。目前洗煤脱硫剂组合物是采用次氯酸钠、甲醇、双氧水、N-甲基二乙醇胺和N,N-二甲基乙醇胺等,但洗煤脱硫效果较差,洗煤水的污水处理对所含的硫物质难以降解处理,处理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脱硫效果好,无环境污染的一种脱硫助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脱硫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完成:
次氯酸钠:10-20份;次氯酸钾:5-10 份;过硫酸铵:10-12份;羟基乙酸钠:2-6份;醋酸钾:5-8份;柠檬酸钠:5-8份;乙二胺四乙酸:3-10份;高锰酸钾:2-6份;甲酸:2-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5-10份;苯甲酸:5-10份;重铬酸钾:2-5份;尿素:3-5份;聚丙烯酰胺:2-5份;乙醇:2-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1-0.5份;吐温20:0.2-0.8份 ;水:150-200份。
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完成:
次氯酸钠:12-18份;次氯酸钾:6-8份;过硫酸铵:11份;羟基乙酸钠:3-5份;醋酸钾:6-7份;柠檬酸钠:6-7份;乙二胺四乙酸:5-8份;高锰酸钾:3-5份;甲酸:3-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6-8份;苯甲酸:6-8份;重铬酸钾:3-4份;尿素:4份;聚丙烯酰胺:3-4份;乙醇:3-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2-0.4份;吐温20:0.3-0.6份 ;水:180份。
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完成:
次氯酸钠:15份;次氯酸钾:7份;过硫酸铵:11份;羟基乙酸钠:4份;醋酸钾:6份;柠檬酸钠:6份;乙二胺四乙酸:6份;高锰酸钾:4份;甲酸: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8份;苯甲酸:8份;重铬酸钾:4份;尿素:4份;聚丙烯酰胺:3份;乙醇: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3份;吐温20:0.5份 ;水:180份。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产品中络合物清洗剂是利用自身的酸性和所带活性基团优异的络合能力,再加上表面活性剂、渗透剂、增溶剂的作用,将燃煤附着的硫化物层、盐层剥离、浸润、分散,将硫元素络合在清洗剂中,以达到洗煤脱硫的目的。
经测试,无机硫和有机硫脱除率为72% 以上;氮氧化物的脱除率为74% 以上;通过络合洗煤使煤中灰分含量小于9% ;络合洗煤污水沉降速度快,并且洗煤水可以循环使用;络合洗煤水中的BOD 和COD 易降解。
使用时,添加量为每吨原煤量添加60公斤,添加方法是按照洗煤总重量和添加量将本品溶解到洗煤水中即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脱硫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金盛助剂厂,未经无锡市金盛助剂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67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