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北斗信道的传真系统及传真数据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6990.3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1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唐毅;王华彬;胡瑞;郭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迈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00 | 分类号: | H04N1/00;H04N1/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玲玲 |
地址: | 230039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北斗 信道 传真 系统 数据传输 方法 | ||
1.一种基于北斗信道的传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以上的传真单元和北斗传真协议解析服务器,每组传真单元包括:北斗传真协议解析终端、北斗终端和传真设备;
所述北斗传真协议解析终端,用于建立传真设备和北斗终端之间的连接,以及用于拆分和还原数据包;
所述北斗终端,用于实现多卡并行短报文发送;
所述北斗传真协议解析服务器,主要用于实现传真设备、北斗传真协议解析终端、北斗通信终端的管理功能,用于建立北斗传真通信链接,可通过北斗卫星通信信道、GPRS网络、IP网络和北斗传真协议解析终端设备通信;
所述传真设备连接北斗传真协议解析终端,北斗传真协议解析终端连接北斗终端,北斗传真协议解析终端通过PSTN、GPRS网络或IP网络连接北斗传真协议解析服务器;所述北斗终端通过北斗卫星通信信道连接北斗传真协议解析服务器以连接其他传真单元的北斗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信道的传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北斗终端为北斗多卡控制传输设备,安装有北斗多卡收发模块,包括北斗收发模块、IC卡多路选择基板,以及基带软件、上位机软件;北斗多卡收发模块最多可以同时接入16张IC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北斗信道的传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真设备为传真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北斗信道的传真系统的传真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传真连接:发送端的传真设备发出拨号连接指令,通过对T.38协议的解析,北斗传真协议解析服务器解析出传真设备对应的北斗终端号,通过北斗终端建立北斗通信链接;
基于北斗短报文的T.38协议转换:发送端的传真设备将接收到的T.30消息流,根据T.38建议转换为八比特组结构的IFP包;
传真数据解析及数据编码传输:发送端的北斗传真协议解析终端接收到IFP包后,将IFP包中大的数据包分装成小的数据包,包头中包类型字段设为1,编号为在大数据包中的序列号,发送给发送端的北斗终端,发送端的北斗终端调用北斗收发模块,通过北斗卫星通信信道按序发送给北斗传真协议解析服务器;发送完毕后,发送查询包,若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收到响应信息,重发查询,查询超过三次,仍未收到响应,则本轮发送失败,进入下轮发送;若收到响应,则进入补包流程;
传真数据接收:接收端的北斗终端的北斗收发模块通过北斗卫星通信信道从北斗传真协议解析服务器接收到数据包后,解析包头,确定类型和编号,若类型为 0,则此次接收到的包为数据包,若编号为 0,则为新一轮数据包发送,清空数据接收队列,将接收到的数据包插入数据接收队列;若编号为非 0,则非新一轮数据包发送,将接收到的数据包插入数据接收队列;
传真数据还原:接收端的北斗终端将接收到的数据包发送给接收端的北斗传真协议解析终端,将数据包还原为IFP包后传送给接收端的传真设备,接收端的传真设备将IFP包根据T.38建议还换为T.30消息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北斗信道的传真系统的传真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T.38协议中采用UDPTL协议来进行传输纠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迈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迈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699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定向天线的多速率多路径路由优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维网络平滑切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