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交通风源系统运行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7235.7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2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章萍;郭志刚;曹鑫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浦镇海泰制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石敏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风源 系统 运行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风源系统运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轨道用风源系统的运转状态一般为非连续工作制,工作率一般在15%-55%之间,即轨道车辆运行过程中,风源系统开启的时间为15%-55%,其余时间为停机状态。空压机正常运行时不断吸入含有水分的空气,当机内温度低于压缩空气压力露点温度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被冷凝析出液态水,液态水滞留在油气桶内与润滑油混合。同时由于压缩空气气流冲击搅拌,导致润滑油乳化变质。正常工况下系统运行温度应高于压缩空气露点温度,不会有冷凝水被析出。但轨道车辆风源系统空气压缩机组一则运转率偏低,二则由于安装在车下,车辆运行时机组会受气流的影响加速散热,从而不能很快的建立起合适的油温,易形成润滑油乳化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轨道交通风源系统运行控制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油气筒内润滑油乳化的现象。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轨道交通风源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风源装置的排气口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风源装置的排气压力;在空压机的油气桶内设置有浸没于润滑油内的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润滑油的温度;空压机设置有两个进气口,第一进气口为原有大口径进气口,第二进气口为新增的小口径微流量进气口;
当风源装置的排气压力小于设定的压力最低值时,打开空压机第一进气口,空压机按加载模式运行,使其向风源装置的风缸内输入压缩空气;
当风源装置的排气压力高于设定的压力最高值时,若润滑油温度达到温度设定值T,则空压机停机;若润滑油温度低于温度设定值T,则关闭空压机第一进气口并保持小口径微流量进气口畅通,此时空压机按空载模式运行。
进一步的,当风源装置的排气压力下降至压力最高值与压力最低值之间时,若润滑油温度达到温度设定值T,则空压机不启动;若润滑油温度低于温度设定值T,打开空压机第一进气口,空压机按加载模式运行,使其向风源装置的风缸内输入压缩空气。
更进一步的,所述温度设定值T的取值范围为60-70℃。
本发明根据风源装置的排气口压力及油气桶内润滑油的温度,来控制空压机的运行状态,在确保风源装置排气压力的前提下,防止了由于润滑油温度过低而导致的乳化现象。空压机根据情况适时的进行加载、空载或停机,以最小的代价换来了风源系统的健康运行。
在使用本发明方法后,轨道风源系统的运转率一定程度的得以提高,运转时间的增加使油气筒内的油温迅速建立,压缩空气中的水分以气态形式存在,随着压缩空气排出,避免了与油气筒中的润滑油相互混合而产生乳化现象。实例验证发现,应用本发明专利后,轨道车辆风源系统的油乳化现象得到了解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轨道交通风源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在风源装置的排气口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风源装置的排气压力;在空压机的油气桶内设置有浸没于润滑油内的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润滑油的温度;空压机设置有两个进气口,第一进气口为原有大口径进气口,第二进气口为新增的小口径微流量进气口;
当风源装置的排气压力小于设定的压力最低值(本例为700kPa)时,打开空压机第一进气口,空压机按加载模式运行,使其向风源装置的风缸内输入压缩空气;
当风源装置的排气压力高于设定的压力最高值(本例为900kPa)时,若润滑油温度达到温度设定值T(本例中取65℃),则空压机停机;若润滑油温度低于65℃,则关闭空压机第一进气口并保持小口径微流量进气口畅通,此时空压机按空载模式运行;
上述压力最低值与压力最高值根据整车压力需求而设定;
当风源装置的排气压力下降至压力最高值与压力最低值之间时,若润滑油温度达到65℃,则空压机不启动;若润滑油温度低于65℃,打开空压机第一进气口,空压机按加载模式运行,使其向风源装置的风缸内输入压缩空气。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浦镇海泰制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浦镇海泰制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72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车辆整车过限界实验用组合式限界门
- 下一篇:仿木结构木塑复合板材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