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WIFI适配器及使用该适配器的数字电视信号分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97455.X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93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新兵 |
主分类号: | H04N21/41 | 分类号: | H04N21/41;H04N21/426;H04N21/43;H04N21/25;H04N21/63;H04W88/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孙洁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wifi 适配器 使用 数字电视 信号 分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电视网络传播,尤其涉及一种WIFI适配器及使用该适配器
的数字电视信号分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下一代广播网络(NGB)建设的推进,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将逐渐完成宽带、双向化改造。在传统的标清、高清直播数字电视业务仍然保留的前提下,具备交互能力的标清和高清的视频点播(VOD)业务将成为数字电视业务的主流。直播和点播视频节目通过位于网络边缘的IPQAM调制器向同轴电缆分配网进行传输。多个下行视频节目流由IPQAM调制器组合为若干个复用的传输流后,在若干经信道编码和QAM调制后的物理信道中传输。终端一般为支持QAM解调和信道解码的机顶盒,该机顶盒从指定的频点解调出信号,然后从中取出指定业务ID的节目流进行播放。这要求每个机顶盒都必须具备有线数字电视信号接收和信道解码相关的硬件。而当前家庭用的许多其他的具备视频播放功能的设备,例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都不具备QAM信号接收和解调硬件。这导致这些设备无法享受有线电视运营商通过同轴电缆网络提供的直播和互动数字电视业务。
家庭终端享受数字电视业务还有另外的途径,那就是以OTT为代表的网络电视。此种情况下数字电视内容由云端服务器通过互联网、骨干网和用户接入网送给家庭内的各种数字电视终端设备。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接收的视频内容的速率将最终受到家庭接入带宽的限制。目前,除了基础通信设施特别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之外,城市家庭互联网接入带宽一般不超过10Mbps;此种情况下,如果家庭内有1-2个终端设备通过互联网同时观看平均码率为4-5Mbps的高清数字电视节目,就会出现因接入带宽不足导致的节目播放不流畅或者Internet数据业务受到严重影响的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WIFI适配器及使
用该适配器的数字电视信号分发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WIFI适配器包括有线数字电视信号接收模块和无线路由交换模块,其中,
所述的有线数字电视信号接收模块包括:
(A)QAM信号接收模块,由射频输入端子、信号分配电路、多路由下变频、QAM解调、纠错解码部分构成的信道解码子模块构成;
(B)网络传输部件,由以太网交换处理芯片、变压器、以太网物理接口端子构成;
(C)主控及数据处理单元,由传输流解复用子模块、码流解扰子模块、码流再复用子模块、码流封装子模块、网络协议栈子模块、管理控制协议处理子模块组成;
所述的无线路由交换模块包括:
(A)以太网交换处理芯片;
(B)依次与以太网交换处理芯片连接的多个以太网信号变压器和多
个LAN(局域网)接口和1个WAN(广域网)接口;
(C)WiFi处理芯片,通过一个介质无关接口(MII)与以太网交换处理芯片相连;
(D)与所述WiFi处理芯片连接的无线信号收发天线;
所述的有线数字电视信号接收模块通过网线,或者通过差分线对直接与所述以太网交换处理芯片连接,所述无线路由交换模块的WAN端口连接到接入网的用户终端设备。
所述的以太网交换处理芯片可采用小型/家用办公(SOHO)用的路由交换芯片,该芯片有若干网络端口通过介质相关接口(MDI)连接到变压器和RJ45接口端子,其中一个端口为广域网(WAN)接口,通过该接口连接到家庭宽带接入终端设备,其他接口为局域网(LAN)接口。
所述路由交换芯片内置或者通过MII接口与一个CPU连接,该CPU为连接到无线路由交换模块的各个WiFi工作站主机和主机分配IP地址,同时实现对以太网交换处理芯片的控制。
所述的主控及数据处理单元可采用网络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者高性能的通用处理器。
所述的主控及数据处理单元与所述网络传输部件中的以太网MAC层电路一体设计。
所述的主控及数据处理单元和各个WiFi数字电视客户端之间采用IEEE.802.11a/b/g/n标准进行通信,通信协议要求双方传递的消息分为设备发现、综合管控、直播管控、点播管控、码流传输,其具体用途、描述发送和接受者、包类型和基本内容如下表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新兵,未经王新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74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泳涂装用免维护二次挂具
- 下一篇:电解槽用阴极侧垫片和电解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