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井防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97572.6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3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博 |
主分类号: | E21F5/18 | 分类号: | E21F5/18;E21F5/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朱恒兰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 防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井防尘装置,主要用于矿井下防尘。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矿山建设中井巷施工作业环境差,井下煤尘、岩尘等各种有害粉尘较多,且工作环境密闭空气不易流通,增加了工作面人员患上职业病的几率。但由于井下巷道的情况,采用复杂施工或固定设备均不可行,因此,至今没有好的预防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简单易行、可移动的矿井防尘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矿井防尘装置,包含至少一个纱帘机构,所述纱帘机构包括帘框、纱帘头、纱帘门、喷头组,所述纱帘头安装在帘框的上部,纱帘门安装在帘框的下部,喷头组安装在纱帘头后方。
进一步的,矿井防尘装置包含三个纱帘机构,每两个纱帘机构间距1.5m,通过支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帘框由上部拱形和下部长方形组合而成,纱帘头包裹帘框的上部拱形,并在上部拱形和下部长方形结合处向下留出100mm;所述纱帘门安装在帘框的下部长方形上,纱帘门上部挂接在帘框上部拱形和下部长方形结合处的横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喷头组位于纱帘头后200mm处,由拱形喷管和安装在喷管上的喷头组成,所述喷头设置5个,以喷管的拱形对称安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便,便于加工制作,有效降低井巷粉尘对施工工人的伤害,满足了现场施工需要,可移动,使用更方便,而且价格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纱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纱帘机构,2、帘框,3、纱帘头,4、纱帘门,5、喷头组,6、支架,7、喷管,8、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矿井防尘装置,包含至少一个纱帘机构1,所述纱帘机构1包括帘框2、纱帘头3、纱帘门4、喷头组5,所述纱帘头3安装在帘框2的上部,纱帘门4安装在帘框2的下部,喷头组5安装在纱帘头3后方。
进一步的,所述矿井防尘装置包含三个纱帘机构1,每两个纱帘机构1间距1.5m,通过支架6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帘框2由上部拱形和下部长方形组合而成,纱帘头3包裹帘框2的上部拱形,并在上部拱形和下部长方形结合处向下留出100mm;所述纱帘门4安装在帘框2的下部长方形上,纱帘门4上部挂接在帘框2上部拱形和下部长方形结合处的横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喷头组5位于纱帘头后200mm处,由拱形喷管7和安装在喷管7上的喷头8组成,所述喷头8设置5个,以喷管7的拱形对称安装。
矿井防尘装置根据巷道的形状设计,用钢丝或钢管做帘框,塑料纱网或不锈钢丝网做帘门,帘门可设计成气动门式、手拉帘式或磁铁自动吸合式,帘门可制成两块,悬挂在横杆上自由拉动,正常情况下处于打开状态,保证巷道内通风顺畅,在综掘机、放炮作业时将其闭合。在纱帘头下风侧200mm的位置安装喷头组,与纱帘配合使用,具体纱帘机构的个数可根据巷道产尘量来决定,安装在距掘进工作面50米范围内,一般按照岩巷综掘连续布置三道,间距1.5米,煤巷综掘2道,炮掘1道来设置,当开启喷雾时,水喷到纱帘上形成的“水膜”可以将5微米以下的细小粉尘凝结粘附住,并顺水流落到地上,且不影响掘进头的风量设计要求,即降低了粉尘,净化了空气,还不影响正常供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博,未经王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75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性止动螺栓
- 下一篇:一种高丰满度高鲜映性热固型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