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永磁电机的电枢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97605.7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6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崔晓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诺雅电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04 | 分类号: | H02K3/04;H02K3/24;H02K3/47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永磁 电机 电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电机,具体地说是一种对电枢结构进行改进的用于永磁电机的电枢。
背景技术
永磁电机的电枢由绕组线圈构成,由于无铁芯盘式永磁电机的磁隙空间非常有限,传统的盘式电机电枢是由漆包线或印制绕组通过封装材料固定实现的,因为有封装材料,在有限的磁隙内只能减少导体线圈的截面积来满足生产工艺。随着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电池供电的电动车辆作为一种低污染的运载工具,受到了普遍关注,而电动车辆要求电机 提高效率,简化生产工艺,降低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有限的磁隙空间内尽可能地扩展导体截面面积来实现电枢低电阻的用于永磁电机的电枢。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用于永磁电机的电枢,包括电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枢采用波形金属条制成,该波形金属条沿波形的延伸方向弯折围成盘状元件且盘状元件的两端开口构成电枢。
构成电枢的波形金属条的宽度由内向外逐渐增宽。
所述电枢上的波形呈外宽内窄的门框状。
所述电枢上的波形均匀且连续。
若干个盘状元件错位嵌置使其相互填充波形空间构成一个密实电枢。
密实电枢中盘状原件的做功区部分错位嵌置使其相互填充波形空间
密实电枢中盘状原件的内缘和外缘分别两两重叠。
构成一个电枢的波形金属条上设有3个或3个以上的完整波形。
构成电枢的波形金属条上的波形波高不小于5mm。
构成电枢的波形金属条的厚度不小于0.5mm。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将波形金属条的两端沿波形的延伸方向弯折围成盘状元件构成电枢,充分利用盘状元件来使得导体截面积最大化,大大降低了电枢电阻;由于金属条的刚性实现了电枢尺寸的稳定性,且电枢用于切割磁场做功的做功区无任何封装材料,同时采用若干个盘状元件构成密实电枢进一步提高了导体的截面积,增大功率密度和提升效率;另外电枢能够利用盘状元件的波形之间的间隙通风散热,实现了电机良好的散热性能以及高效率;电枢的盘状元件由金属板冲压得到,制作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电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密实电枢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电枢应用在永磁无刷电机中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枢;2—密实电枢; 3—壳体;4—定子;5—转子;6—永磁体;7—磁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永磁电机的电枢,包括电枢1,该电枢1采用波形金属条制成,该波形金属条沿波形的延伸方向弯折围成盘状元件且盘状元件的两端开口构成电枢1,盘状元件的两端开口可使得电枢1与其它元件相连,构成电枢1的波形金属条的宽度由内向外逐渐增宽且波形金属条的厚度不小于0.5mm,具体来说,优选电枢1上的波形呈外宽内窄的门框状且电枢1上的波形均匀且连续,另外每个电枢1的波形金属条上设有3个或3个以上的完整波形且波形波高不小于5mm;上述的波形金属条可采用冲压制成且波形金属条的截面呈矩形结构,生产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廉。
采用一个电枢1的电机可以正常工作,当需要进一步提升效率时,则可将若干个盘状元件错位嵌置使其相互填充波形空间构成一个密实电枢2,即密实电枢2中任两个盘状原件的内缘和外缘分别两两重叠,而用于切割磁场的盘状元件部分即做功区部分相互错位嵌置使其相互填充波形空间使得整个密实电枢2呈现为一个单层状结构。如图2所示即是一种密实电枢2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中,密实电枢2由3个电枢1构成,每个电枢1上的波形有10个,使得错位嵌置后的盘状原件构成一个单层状的密实电枢2;在实际应用中,构成密实电枢2的盘状原件数量由实施时的磁级数决定。
本发明的电枢1或密实电枢2在使用时,既可作为永磁无刷电机中的定子使用,亦可作为永磁有刷电机中的转子使用。如图3所示,即为电枢1作为永磁无刷电机中的定子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此时采用盘式电机结构,轴向磁路。此时电枢1构成定子4,转子5包括永磁体6和磁轭7,定子4和转子5沿轴向分布为磁轭7、电枢1、永磁体6、电枢1和磁轭7依次排列,电枢1的外缘嵌入位于定子4周向处的壳体3的内壁使得电枢1固定在壳体3上,实现导热、固定的作用;亦可使电枢1的外缘穿透位于定子4周向处的壳体3使得电枢1固定在壳体3上实现导热、固定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诺雅电动车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诺雅电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76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头尾式焊接变位机
- 下一篇:一种激光标刻物体圆孔内壁图案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