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号解码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7982.0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4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新;齐峰岩;苗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9/02 | 分类号: | G10L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解码 方法 设备 | ||
1.一种信号解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接收的比特流中解码出各个子带的频谱系数;
将所述频谱系数所在的各个子带划分为比特分配饱和的子带和比特分配不饱和的子带;
对所述比特分配不饱和的子带中的未解码出的频谱系数进行噪声填充,从而恢复未解码出的频谱系数;以及
根据解码出的频谱系数和恢复的频谱系数来获得频域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频谱系数所在的各个子带划分为比特分配饱和的子带和比特分配不饱和的子带包括:
将平均每个频谱系数分配的比特数与第一阈值做比较,其中,一个子带的平均每个频谱系数分配的比特数为向所述一个子带分配的比特数与所述一个子带中的频谱系数个数的比值;
将平均每个频谱系数分配的比特数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子带作为比特分配饱和的子带,将平均每个频谱系数分配的比特数小于所述第一阈值的子带作为比特分配不饱和的子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比特分配不饱和的子带中的未解码出的频谱系数进行噪声填充包括:
将平均每个频谱系数分配的比特数与第二阈值做比较,其中,一个子带的平均每个频谱系数分配的比特数为向所述一个子带分配的比特数与所述一个子带中的频谱系数个数的比值;
计算所述平均每个频谱系数分配的比特数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的子带的谐波性参数,所述谐波性参数表示频域信号的谐波性强弱;
基于所述谐波性参数对所述比特分配不饱和的子带内的未解码出的频谱系数进行噪声填充。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平均每个频谱系数分配的比特数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的子带的谐波性参数包括:
计算所述平均每个频谱系数分配的比特数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的子带的峰均比、峰值与包络比、解码出的频谱系数的稀疏度、整帧的比特分配方差、均值与包络比、均峰比、包络与峰值比、以及包络与均值比中的至少一个参数;
使用所计算的所述至少一个参数之一或组合地使用所计算的参数作为所述谐波性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谐波性参数对所述比特分配不饱和的子带内的未解码出的频谱系数进行噪声填充包括:
根据所述比特分配不饱和的子带的包络和解码出的频谱系数来计算所述比特分配不饱和的子带的噪声填充增益;
计算所述平均每个频谱系数分配的比特数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的子带的峰均比,并基于该峰均比获得全局噪声因子;
基于所述谐波性参数、全局噪声因子来修正所述噪声填充增益而获得目标增益;
利用所述目标增益和噪声的加权值来恢复所述比特分配不饱和的子带内的未解码出的频谱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谐波性参数对所述比特分配不饱和的子带内的未解码出的频谱系数进行噪声填充还包括:
计算所述比特分配不饱和的子带的峰均比,并且将其与第三阈值进行比较;
对于峰均比大于第三阈值的比特分配不饱和的子带,在获得目标增益之后,使用所述比特分配不饱和的子带的包络与其中解码出的频谱系数的最大幅值的比值来修正目标增益。
7.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谐波性参数、全局噪声因子来修正所述噪声填充增益而获得目标增益包括:
比较所述谐波性参数和第四阈值;
当所述谐波性参数大于等于第四阈值时,通过gainT=fac*gain*norm/peak来获得目标增益;
当所述谐波性参数小于第四阈值时,通过gainT=fac'*gain,fac'=fac+step来获得目标增益,
其中,gainT是目标增益,fac是全局噪声因子,norm是所述比特分配不饱和的子带的包络,peak是所述比特分配不饱和的子带中的解码出的频谱系数的最大幅值,step是所述全局噪声因子根据频率变化的步长。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谐波性参数对所述比特分配不饱和的子带内的未解码出的频谱系数进行噪声填充还包括:
在恢复了未解码出的频谱系数之后,对所恢复的频谱系数执行帧间平滑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798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凹入式晶体管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PMOS晶体管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