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车目标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8137.5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2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蓬;李明;彭彬;康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16 | 分类号: | B66C13/16;B66C13/46;B66C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车 目标 定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车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车目标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冷轧薄板退火工艺,能够使冷轧薄板再结晶,消除冷轧加工硬化,恢复薄板塑性以得到预期的物理及化学性能的热处理工序。冷轧薄板退火工艺包括装炉、扣内罩、抽真空、扣加热罩、加热、保温、更换加热罩扣冷却罩、冷却、吊冷却罩和内罩、出炉、中冷台等工序。
在上述装炉工序中,需要采用行车将在规定的料区摆放的钢卷吊放至炉台上,将钢卷吊放在炉台上时,行车的大车用于吊放钢卷,行车的小车用于吊放对流板,每两个钢卷之间需要夹置一个对流板,如此,每个炉台上放置4-5个钢卷。
完成各个炉台的装炉工序之后,接下来是扣内罩工序。将行车的吊具更换为内罩专用吊具,行车采用专用吊具将炉台的内罩平稳吊起并安装至炉台上。
完成扣内罩工序之后,对炉台进行抽真空,而后通过行车将炉台的加热罩吊起并安装在炉台上,接下来进行加热、保温步骤,之后采用行车将炉台的加热罩更换为冷却罩。
钢卷经过冷却之后,采用行车将炉台的冷却罩和内罩吊开,而后用行车将炉台的钢卷放置到中冷台上,并用行车将对流板放到待用区域。
最后,将中冷台上的钢卷吊到翻钢机上进行翻钢,并把钢卷送到指定位置即可。
冷轧薄板工艺过程中,行车的位置需要以钢卷、对流板、内罩、加热罩、冷却罩为目标进行定位,在定位过程中,首先操纵大车沿轨道运动,使大车主体与目标对正,而后控制大车主体上的小车运动,使小车的吊具与目标对正,进而将目标吊起。现有技术中,通过人为判断行车与目标是否相对应来进行行车的定位的,工人需要反复操控行车的大车位移和小车位移方可进行准确的定位。
因此,现有技术中行车定位速度慢,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车目标定位系统,其能够有效提高行车与目标的定位速度,进而提高行车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行车目标定位系统,包括:
固定设置于行车的大车主体上的第一感应装置;
固定设置于所述行车的小车主体上的第二感应装置;
当所述大车主体与待被吊物对正时,与所述第一感应装置相对应的第一被感应装置,且所述第一感应装置与所述第一被感应装置相对应时,所述第一感应装置或所述第一被感应装置形成第一感应信号;
当小车的吊具与待被吊物对正时,与所述第二感应装置相对应的第二被感应装置,且所述第二感应装置与所述第二被感应装置相对应时,所述第二感应装置或所述第二被感应装置形成第二感应信号;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和所述第二感应信号并控制所述大车主体停止和控制所述小车主体停止运动的控制装置。
优选地,所述小车主体包括主钩小车主体和副钩小车主体,所述主钩小车主体和所述副钩小车主体上均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二感应装置。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当所述控制装置接收到所述第一感应信号或所述第二感应信号时,用于提醒操控人员所述大车主体或所述小车的吊具与待被吊物已对正的提醒模块。
优选地,所述提醒模块为信号灯提示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感应装置和所述第二感应装置为激光光电管,所述第一被感应装置和所述第二被感应装置为反光纸。
优选地,大车轨道与炉台、中冷台和翻钢机相对正的位置均设有所述第一被感应装置;主钩小车轨道和副钩小车轨道与炉台、中冷台和翻钢机相对正位置均设有所述第二被感应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行车目标定位系统,包括:固定设置于行车的大车主体上的第一感应装置;固定设置于所述行车的小车主体上的第二感应装置;当所述大车主体与待被吊物对正时,与所述第一感应装置相对应的第一被感应装置,且所述第一感应装置与所述第一被感应装置相对应时,所述第一感应装置或所述第一被感应装置形成第一感应信号;当小车的吊具与待被吊物对正时,与所述第二感应装置相对应的第二被感应装置,且所述第二感应装置与所述第二被感应装置相对应时,所述第二感应装置或所述第二被感应装置形成第二感应信号;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感应信号和所述第二感应信号并控制所述大车主体停止和控制所述小车主体停止运动的控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81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管整口模具
- 下一篇:一种冷镦钢用盘条的控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