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浇注料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9295.2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0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龙;李存弼;汪雷;董舜杰;王杰曾;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瑞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浇注 料及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浇注料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喷煤管,因使用条件苛刻,寿命在6~8个月左右,无法做到与水泥企业每年一次的大修时间同步,提升喷煤管使用寿命成为当务之急。经过分析,发现喷煤管寿命短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一、喷煤管为浇注料制成,喷煤管前端深入窑内,工作温度高达1300~1400℃,且始终受到夹带熟料粉尘的高温气流冲刷,尤其是前端下部磨损严重;二、入窑二次风温变化较大,导致浇注料温度变化频繁,材料热震稳定性不良好导致在应力作用下产生贯穿裂纹,引起剥落、掉块;三、浇注料受碱性气体长时间侵蚀,会与材料内部的Al、Si等组合反应,生成低熔物,导致材料的过烧结与碱裂现象。而现有的喷煤管浇注料耐磨性、热震稳定性和耐碱性都不能满足使用条件,导致其寿命较短,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水泥浇注料及其使用方法,具有良好的耐磨性、热震稳定性和耐碱性。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泥浇注料,其组分和重量百分比含量包括:
莫来石5~3mm:30%至40%;
红柱石3~1mm:10%至20%;
1~0mm:5%至10%;
碳化硅1~0mm:5%至15%;
亚白刚玉粉200目:8%至15%;
活性氧化铝微粉:3%至8%;
高纯氧化硅微粉:4%至7%;
β-氮化硅微粉:3%至6%;
金属硅粉200目:1%至3%;
拉法基-71水泥:3%至5%;
防爆纤维:0.04%至0.1%;
六偏磷酸钠:0.1%至0.2%。
优选地,其组分和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莫来石5~3mm:35%;红柱石3~1mm:17%;1~0mm:8%;碳化硅1~0mm:10%;亚白刚玉粉200目:10%;活性氧化铝微粉:4%;高纯氧化硅微粉:4%;β-氮化硅微粉:4%;金属硅粉200目:2%;拉法基-71水泥:3%;防爆纤维:0.08%;六偏磷酸钠:0.15%;水适量。
优选地,其组分和重量百分比含量为:莫来石5~3mm:32%;红柱石3~1mm:18%;1~0mm:8%;碳化硅1~0mm:11%;亚白刚玉粉200目:11%;活性氧化铝微粉:3%;高纯氧化硅微粉:4%;β-氮化硅微粉:5%;金属硅粉200目:2%;拉法基-71水泥:4%;防爆纤维:0.05%;六偏磷酸钠:0.12%;水适量。
一种水泥浇注料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上述原料进行配比、称重;
将材料倒入搅拌机,加水搅拌成浇注料;
浇注;
养护;
干燥;
烘烤使用。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公开,本发明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的水泥浇注料,采用莫来石、红柱石、碳化硅以及亚白刚玉粉、活性氧化铝微粉、高纯氧化硅微粉、β-氮化硅微粉、金属硅粉,以纯铝酸钙水泥作结合剂和添加剂组成的超低水泥浇注料,具有抗碱腐蚀,高温强度高,抗热震性能优良等优点,适用于水泥喷煤管及相似要求的热工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水泥浇注料使用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水泥浇注料,其组分和重量百分比含量包括:莫来石5~3mm:30%至40%;红柱石3~1mm:10%至20%;1~0mm:5%至10%;碳化硅1~0mm:5%至15%;亚白刚玉粉200目:8%至15%;活性氧化铝微粉:3%至8%;高纯氧化硅微粉:4%至7%;β-氮化硅微粉:3%至6%;金属硅粉200目:1%至3%;拉法基-71水泥:3%至5%;防爆纤维:0.04%至0.1%;六偏磷酸钠:0.1%至0.2%。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莫来石为骨料,膨胀系数低(5×10-6/度),抗碱侵蚀,体积稳定性好,保证材料热震稳定性好;红柱石在使用温度(1350~1400℃)状态下逐步转化为约20微米,由表及里的针状,柱状莫来石,且产生3~5%的微膨胀,大大改善了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碳化硅莫氏硬度9.2,耐磨性能好,在氧化气氛下:
SiC+3/2O2→SiO2+C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瑞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瑞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92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深低温保存袋的脐血采集分离一体袋
- 下一篇:下肢理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