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交通风源系统的干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9663.3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1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牛瑞;汤炎;李逵;俞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浦镇海泰制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60T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石敏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风源 系统 干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风源系统的干燥方法。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制动用风源系统为制动系统提供干燥洁净的压缩空气,干燥器是风源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干燥器的干燥性能优劣对风源系统的能耗、效果以及排气质量有很大影响。干燥器的反吹方式设计直接影响干燥器的干燥效果,也关系到空气压缩机的使用成本。传统反吹风的风量比例较高,一般为20-25%,造成了气源的浪费,且反吹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轨道交通风源系统的干燥方法,其将反吹气引入油气分离器进行反吹气加热,提高反吹气的吸水能力,提高了反吹气的使用率。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轨道交通风源系统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 风源系统的干燥器采用膜式干燥器,将膜式干燥器的进气口接风源,膜式干燥器的出风口接一个调节阀,调节阀将膜式干燥器的出风分成两股,第一股出风作为干燥气体送入风缸,第二股出风作为反吹风;在车下的油气分离器内安装一根浸入润滑油的螺旋状金属管,将所述反吹风引入螺旋状金属管进行加热后再对膜式干燥器的中空纤维进行反吹,带走膜管外部水分子并通过渗透口排出大气,所述调节阀的第二股出风的风量占总出风风量(反吹风比例)的10-15%。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螺旋状金属管为螺旋状铜管。
本发明方法应用于轨道用风源系统,使用膜式干燥器的干燥介质为中空纤维,其具有选择透过性,水分子透过膜的扩散速度是其它气体的上千倍。潮湿的压缩空气,流经高选择性中空纤维膜管,在水蒸气分压力的的作用下,水分子扩散到膜管外,压缩空气在流动的过程中逐渐得到干燥。
膜管出口处干燥的压缩空气,经过反吹孔板减压变得更为干燥,流经膜管外壁带走潮湿的水分子,使膜内外始终存在水蒸气分压力差,保证膜管内的潮湿气体不断的向外扩散。潮湿的空气被反吹到大气环境中整个过程是连续不间断的,干燥空气的产生也是连续不断的,可以通过调整反吹气量的大小,来获得不同的压缩空气干燥程度,以实现最经济的干燥。
本发明专利的反吹方式为反吹气回热方法,将反吹气引入油气分离器,进行反吹气加热,提高反吹气的吸水能力,提高了反吹气的使用率。实践证明,该发明的回热方式干燥效果较好,相同的反吹气率,该发明方法使得干燥器的干燥效果得到提高;在得到相同的干燥效果下,使用本发明方案时所需的反吹风气量较小,可获得更多的干燥空气,达到了节约气源的效果;同时反吹风与润滑油换热,起到了对润滑油降温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涉干燥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用干燥装置,具体包括膜式干燥器1、连接于膜式干燥器1出气端的调节阀2,油气分离器3内设置一根螺旋状铜管4,调节阀2的反吹风出气口接螺旋状铜管4的进气口,螺旋状铜管4的出气口接膜式干燥器1的反吹口。
本实施例轨道交通风源系统的干燥方法,风源系统的干燥器采用膜式干燥器1,将膜式干燥器1的进气口接风源,膜式干燥器1的出风口接一个调节阀2,调节阀2将膜式干燥器1的出风分成两股,第一股出风作为干燥气体送入风缸,第二股出风作为反吹风;在车下的油气分离器内安装一根浸入润滑油的螺旋状铜管4,将反吹风引入螺旋状铜管4进行加热后再对膜式干燥器1的中空纤维进行反吹,带走膜管外部水分子并通过渗透口排出大气,调节阀2的第二股出风的风量占总出风风量的10-15%。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浦镇海泰制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浦镇海泰制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96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强度铯钾防火玻璃
- 下一篇:自动对焊机顶锻滑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