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图形编码识别的信息传送方法及应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99994.7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1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吴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东辉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G06T13/00;G06K19/06;G06K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图形 编码 识别 信息 传送 方法 应用 系统 | ||
1.一种基于图形编码识别的信息传送方法,其步骤是:1、信息发送端提取信息源的全部或部分,即信息传送部分;2、将所述信息传送部分采用编码算法转化为信息帧图像即图形化信息;3、将所述信息帧图像依次进行显示,一个信息帧图像对应一个信息传送单元;4、信息接收端通过摄像头获取信息帧图像;5、采用和编码算法对应的译码算法将获取的信息帧图像转化还原为信息发送端发送的所述信息传送部分,6、重复步骤1~5,并将接收的所有信息传送单元合并,直至所述信息源传送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形编码识别的信息传送方法,其步骤还包括:步骤2中编码算法的信息帧图像的信息密度、容错率、信息帧图像输出频率即帧频受控于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的受控参数来源于信息接收端的应答反馈信号或应答反馈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形编码识别的信息传送方法,其特征是:信息传送的步骤中还包括将接收的信息传送单元和发送的原信息传送单元进行比对的步骤,比对一致则进行下一个信息传送步骤,即有反馈应答步骤,应答反馈信号是信息传送单元本身。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形编码识别的信息传送方法,其步骤是:步骤2中编码算法为条形码编码算法,即一维条形码编码算法、或二维条形码编码算法、或复合条码编码算法、或彩色条形码编码算法,同时,步骤5中的对应的译码算法为相应的条形码译码算法。
5.一种基于图形编码识别的信息传送方法,其步骤是:A、提取信息源的全部或部分;B、将所述信息源的全部或部分采用编码算法依次转化为若干信息帧图像,信息帧图像即图形化信息,每个信息帧图像对应一个信息传送单元;C、将所述若干信息帧图像转化为动画文件,即将信息帧图像作为动画文件的动画帧;D、利用任何显示装置播放所述动画文件,动画文件的每个动画帧即信息帧图像在显示装置上依次显示;E、信息接收端通过摄像头获取播放的动画文件的动画帧即信息帧图像,采用和编码算法对应的译码算法将获取的信息帧图像转化还原为信息传送单元,并将所有信息传送单元合并为信息源信息的全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形编码识别的信息传送方法,其步骤是:步骤B中编码算法为条形码编码算法,即一维条形码编码算法、或二维条形码编码算法、或复合条码编码算法、或彩色条形码编码算法,同时,步骤E中的对应的译码算法为相应的条形码译码算法。
7.一种基于图形编码识别的信息传送方法的发送系统,其特征是:系统至少包括图像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负责将信息帧图像在一定的时间内依次显示,或将包含信息帧图像的动画文件进行动画图像播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形编码识别的信息传送方法的发送系统,其特征是:系统还包括图形编码器,所述图形编码器的功能是将需发送的信息源的全部或部分采用编码算法转化为图形即信息帧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形编码识别的信息传送方法的发送系统,其特征是:系统还包括摄像头、图形译码器、控制器,摄像头负责获取信息接收系统的应答反馈图像,图形译码器负责解析应答反馈图像的应答反馈信息,控制器负责根据应答反馈信息控制图形编码器的编码算法的至少如下参数之一或全部:信息帧图像的信息密度、容错率、信息帧图像输出频率即帧频。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形编码识别的信息传送方法的发送系统,其特征是:系统还包括摄像头、图形译码器、控制器、比对模块,摄像头负责获取信息接收系统的应答反馈图像,图形译码器负责解析应答反馈图像的应答反馈信息,控制器负责根据应答反馈信息控制图形编码器是否进行下一步信息传送单元译码步骤,比对模块负责比对信息传送单元发送前、后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由控制器进行下一步信息传送单元步骤,如果不一致则由控制器对当前信息发送单元进行再次发送。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或9或10所述的一种基于图形编码识别的信息传送方法的发送系统,其特征是:图形编码器是条形码编码器,图形译码器是条形码译码器,条形码包括一维条形码、二维条形码、复合条码、彩色条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东辉,未经吴东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9999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