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浴室用取暖换气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0887.1 | 申请日: | 2010-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3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翁叶帆;田亮;袁洪坚;金双;石川诚;荒井卓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29/44 | 分类号: | F04D29/44;F24H3/04;F24H9/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528306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浴室 取暖 换气扇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010127188.8的分案,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0年3月15日,申请号为201010127188.8,发明创造名称为浴室用取暖换气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浴室用取暖换气扇,特别是关于一种浴室用取暖换气扇的漏风防止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一种浴室用取暖换气扇100,包括:具有向室内开口101以及与接头相连接的开口102的框架110、扇叶120、马达130、加热器140以及风路切换板150。当取暖换气扇100运转时,风从取暖换气扇100的吸风口160被吸入,然后经过风路切换板150,通过风路切换板150的转动来实现取暖换气扇100的取暖、换气、和干燥功能的选取。
由于风路切换板150需要通过转动来实现上述功能的选取,这样的话,风路切换板150与风路壁170之间需要确保一定的间隙180,才能使风路切换板150顺畅的转动。这样的话,当取暖换气扇100运转时,有一小部分的风吹向该间隙180内,导致风量流失的同时,还会产生噪音;但如果风路切换板150与四周的风路壁170之间的间隙180设置得过小的话,当取暖换气扇运转时,风吹向该间隙内时会产生萧声或导致出现风路切换板150无法灵活转动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浴室用取暖换气扇,能够降低噪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浴室用取暖换气扇,包括:换气扇框架、设有扇叶和马达的蜗牛壳、设置于蜗牛壳出风口的下流且至少可以切换两个方向的风路的风路切换板以及加热器等,其特征在于:在蜗牛壳出风口设有将空气向风路切换板内引导的漏风防止结构。
所述的漏风防止结构是从蜗牛壳的出风口向风路切换板内突出设置的凸片,风路切换板具有与凸片的外侧相重叠的转片。
形成风路的风路壁从上述蜗牛壳的出风口开始延设,所述的凸片在蜗牛壳的出风口的下流侧与风路的风路壁之间形成收纳上述风路切换板转片的间隔。
所述的凸片设置于蜗牛壳的整个出风口的周围。
所述的凸片比风路切换板具有的横穿蜗牛壳出风口的转轴更靠上方的位置突出设置。
所述的凸片比风路切换板具有的横穿蜗牛壳出风口的转轴更靠下方的位置突出设置。
所述的漏风防止结构是指在风路切换板上和风路壁上设有能够相互卡合的若干个凸筋。
所述的凸筋为分别设置在风路切换板和风路壁的左右两侧上,并且风路切换板上的凸筋和风路壁上的凸筋能够互相卡合。
在风路切换板与风路壁相邻接的左右两侧面的边上分别设置第一凸筋、第二凸筋,在风路壁的左右两侧的中部位置设置第三凸筋。
在风路切换板与风路壁相邻接的前端和后端上分别设置第四凸筋、第五凸筋凸筋,在风路壁出风口侧的中部位置上设置第六凸筋。
还在所述的风路壁的顶面侧设置“V”字形的第七凸筋,上述风路切换板前端第四凸筋的最低点高于所述的“V”字形第七凸筋的最低点。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确保风路切换板顺畅转动所需的间隙的同时,能够确保风量及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技术示意图;
图2A、2B、2C为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A、3B为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4A、4B为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5A、5B、5C、5D为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图6A、6B、6C、6D为第五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A、2B、2C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2A所示,为一种浴室用取暖换气扇100,包括:换气扇框架110、设有扇叶120和马达130的蜗牛壳131、风路切换板150以及加热器140等,蜗牛壳131具有出风口132,该出风口132为由顶面壁、侧壁和底壁所围成的方形的筒状。浴室用取暖换气扇100本体具有从出风口132到设置于换气扇的框架110的侧壁上的换气扇的出风口111的风路以及从出风口132到设置于换气扇面罩的吹向室内的出风口112的风路。
风路切换板150具有如图2B所示的横穿蜗牛壳出风口132的转轴151,而且,转轴151的周围设有切换上述风路的主板152和使该主板152向转轴连续转动的具有侧板154的转片155。而且,风路切换板150在蜗牛壳131的出风口132的下流,根据上述主板152的位置,出风口切换为两个方向即上述的两个风路。蜗牛壳131的出风口132设有将空气向风路切换板内引导的漏风防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08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