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胃健脾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1008.7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6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8 | 分类号: | A61K36/8998;A61K9/20;A61P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胃 咀嚼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胃健脾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不断增大,很多人的饮食不规律,要么是没好好的吃一顿饭,要么是暴饮暴食,他们经常会出现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又没有西医所谓器质性病变,遂以“亚健康”而统称。
从中医角度上讲,胃病生,则百病从生,脾胃一病,则气逆、气郁、遂不通,则生内热,结果组织气血的正常流通运行,并且,它也同时消耗体内气血,导致气血两虚,易疲倦、精神不振。
目前,市场上养胃健脾的保健品不是颗粒冲剂,就是茶,在使用的时候,它们都需要用水泡开才能服用,不仅在效用时间短,而且在无水的情况下,使用极其不方便;另外,养胃健脾茶的养胃健脾的效果受冲泡时间的影响较大。
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现在中药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养胃健脾咀嚼片,它具有养胃健脾、补气消食的功效。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养胃健脾咀嚼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黄芪6~9份、党参5~8份、当归3~5份、山药7~11份、龙眼肉6~8份、枸杞8~12份、红枣7~9份、陈皮3~7份、山楂8~12份、炒麦芽10~12份、微晶纤维素60~80份、微粉硅胶10~20份、羟甲基纤维素2~10份、矫味剂1~3份。
进一步优选地是所述的矫味剂为阿斯巴甜、安赛蜜和甜菊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养胃健脾咀嚼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提取:将黄芪、党参、当归、山药、龙眼肉、枸杞、红枣、陈皮、山楂和炒麦芽一并粉碎至150~200目,以去离子水作为浸出溶媒进行渗漉法提取,将提取液静置,取上层清液,然后真空浓缩至膏状,浓缩温度为40~50℃,得到中药膏;
第二步制粒:将步骤一得到的中药膏、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和矫味剂混合均匀,冷冻粉碎,冷冻粉碎的温度为-25~-10℃,湿法制粒,得到中药颗粒;
第三步压片:将步骤二得到的中药颗粒真空干燥,然后加入羟甲基纤维素,混合均匀,过12~16目筛,最后压片,即得到本发明产品。
本发明产品的作用机理:
本发明选用的黄芪:健脾和胃、补中益气;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可抗胃粘膜损伤;当归:补气活血,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山药:补中益气、消渴生津、益心安神,增强人体免疫力;龙眼肉:开胃健脾、滋阴补肾、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枸杞:益气健胃、消除疲劳;红枣:补中益气、养血生津、合脾健胃;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山楂: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散瘀、化痰行气;炒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
本发明通过复配上述几种营养价值高的中药,生产出养胃健脾咀嚼片,能有效地养胃健脾、补气消食,同时,本发明中选用的微粉硅胶的比表面积大,吸附作用强,有很好的包覆作用,可以吸附和掩盖产品的气味;虽然不溶于水,可它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其遇水后的溶胀作用有利于咀嚼片的崩解,吸附包裹的中药活性成分能有效的分散开来,更有利于活性成分发挥作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产品营养丰富,口感较好,具有养胃健脾、补气消食的功效;(2)本发明产品使用方便,效用时间长;(3)本发明产品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例
一种养胃健脾咀嚼片,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黄芪6~9份、党参5~8份、当归3~5份、山药7~11份、龙眼肉6~8份、枸杞8~12份、红枣7~9份、陈皮3~7份、山楂8~12份、炒麦芽10~12份、微晶纤维素60~80份、微粉硅胶10~20份、羟甲基纤维素2~10份、矫味剂1~3份。所述的矫味剂为阿斯巴甜、安赛蜜和甜菊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养胃健脾咀嚼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提取:将黄芪、党参、当归、山药、龙眼肉、枸杞、红枣、陈皮、山楂和炒麦芽一并粉碎至150~200目,以去离子水作为浸出溶媒进行渗漉法提取,将提取液静置,取上层清液,然后真空浓缩至膏状,浓缩温度为40~50℃,得到中药膏;
第二步制粒:将步骤一得到的中药膏、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和矫味剂混合均匀,冷冻粉碎,冷冻粉碎的温度为-25~-10℃,湿法制粒,得到中药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10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 下一篇:油砂油开采污水的处理工艺与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