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调姿与快换的制孔末端执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1162.4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5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袁培江;王启申;汪承坤;宋博;马福存;任恒飞;陈冬冬;公茂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培江 |
主分类号: | B25J15/00 | 分类号: | B25J15/00;B25J19/00;B23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末端 执行 | ||
1.一种带有调姿与快换的制孔末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该末端执行器包括主轴模块(1)、调姿模块(2)和快换模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末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模块(1)包括:主轴电机(101)、主轴电机固定壳(102)、上端盖(103)、下端盖(104)和压力传感器(105);
主轴电机(101)通过螺钉固定在下端盖(104)上;上端盖(103)和下端盖(104)分别用螺钉安装到主轴电机固定壳(102)的两端;压力传感器(105)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下端盖(10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末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调姿模块(2)包括:大偏心盘(201)、小偏心盘(202)、球铰(203)、大偏心盘底座(204)、调姿电机(2051和2052)、小齿轮(206)、大齿轮(207)、球面副-上球面(208)、球面副-下球面(209)、球面副固定盖(210)、外壳(211)、转接板(212)、固定环(2131和2132);
球铰(203)安装在小偏心盘(202)的偏轴心上;小偏心盘(202)安装在大偏心盘(201)的偏轴心上,小偏心盘(202)与大偏心盘(201)之间、大偏心盘(201)与大偏心盘底座(204)分别通过小钢珠配合,构成类似推力轴承结构的机构,可以使小偏心盘(202)绕大偏心盘(201)的偏轴心线自由转动,大偏心盘(201)绕大偏心盘底座(204)的中心轴线自由转动;大齿轮(207)和小齿轮(206)分别安装在调姿电机(2051)和调姿电机(2052)的输出轴上,大齿轮(207)和小齿轮(206)分别与小偏心盘(202)和大偏心盘底座(204)构成齿轮啮合;调姿电机(2051)和调姿电机(2052)安装在大偏心盘(201)上;球面副-上球面(208)和球面副-下球面(209)构成一个球面副;大偏心盘底座(204)和球面副-上球面(208)分别通过固定环(2131)和固定环(2132)安装在外壳(211)两端;外壳(211)通过转接板(212)与工业机械臂法兰盘相连;上端盖(103)上的轴穿过球铰(203),当小偏心盘(202)与大偏心盘(201)转动时,可以带动主轴电机(101)绕球面副的球心转动,实现主轴电机(101)的姿态调整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末端执行器,其特征在于,快换模块(3)包括:传动轴(301)、弹簧固定座(302)、快换固定环(303)、快换楔形环(304)、弹簧(3051和3052)、快换轴(306)、快换钢珠(3071和3072)、钻卡头(308)、快换连杆(3091和3092)、快换连杆固定座(3101和3102)、深沟球轴承(311)、轴承固定座(312)、钻头(313)和推力轴承(314);
传动轴(301)安装在主轴电机(101)的输出轴上,二者之间通过键连接;弹簧固定座(302)安装在传动轴(301)上;快换固定环(303)安装在弹簧固定座(302)上;快换轴(306)一端呈方形,与传动轴(301)和弹簧固定座(302)上的方形孔配合,实现主轴电机(101)的转速传递;推力轴承(314)安装在传动轴(301)内部,与压力传感器(105)接触;钻卡头(308)安装在快换轴(306)的另一端锥形体上;钻卡头(308)夹持钻头(313);快换钢珠(3071)和快换钢珠(3072)安装在快换轴(306)的半圆槽上;快换楔形环(304)套在快换轴(306)上,一端由弹簧(3051)和弹簧(3052)固定在弹簧固定座(302)上;快换连杆(3091)和快换连杆(3092)通过螺纹与快换楔形环(304)的另一端相连;快换连杆固定座(3101)和快换连杆固定座(3102)安装在球面副固定盖(210)上;深沟球轴承(311)安装在传动轴(301)上,轴承固定座(312)安装在下端盖(104)上,防止轴承的轴向窜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培江,未经袁培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116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太阳热的制冷制热垫系统
- 下一篇:一种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及能量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