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自动插丝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1454.8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8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晶廷;刘连升;张海东;刘立新;张素辉;刘会杰;赵金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晶达建筑体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汇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15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自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机械自动插丝机构,属于焊接机械或装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连续短钢丝焊接作业时使用的机械自动插丝机构及插丝方法,特别适用于CL建筑结构体系中网架板焊接过程中的腹筋的自动插丝。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房屋对抗震、环保、节能的要求,CL建筑体系是在工厂将保温层与剪力墙的受力钢筋焊接成一体形成的CL网架板,实现了建筑工厂化。在CL网架板将剪力墙的受力钢筋焊接成一体的过程中,由于CL网架板剪力墙的受力钢筋(即腹筋)数量非常多,发明人曾经公开过一种自切钢丝点焊钳(专利号00225387.2),基本设计思路是在焊接过程中把连续的钢丝截断,对于焊接量非常大,钢丝直径又比较大的施工现场,这种点焊钳尚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CL网架板焊接过程中的腹筋的插丝的机械自动化的机构及方法,来提高CL网架板焊接过程的生产效率及解放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机械自动插丝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插丝气缸和导向管,将插丝气缸与导向管固定起来的导向座及其起支撑作用的导向板;
插丝气缸上设置导向滑块,导向滑块上设置有推杆及推杆弹簧,导向滑块在插丝气缸的带动下沿着导向座中的滑块导向槽进行往复直线运动,构成插丝单元;
导向座还设置位移气缸,并通过直线导轨副与整体设备的固定机架相连接;
所述的导向管上端为漏斗形状,中部开有推杆导向槽,下端连接有可拆分定向管,推杆在推杆导向槽内滑动,导向管下端设置限位销和限位弹簧。
所述机械自动插丝机构,所述的导向管下端通过连接螺母设置可拆卸的定向管,通过调整连接螺母对整体导向管长度进行微调。
所述机械自动插丝机构,所述的导向座设置有导向管卡孔,还设置有滑块导向槽,导向滑块在滑块导向槽和导向板之间往复运动。
所述机械自动插丝机构,所述的导向座在导向管卡孔和滑块导向槽之间开有缝隙以使得推杆通过,在滑块导向槽的另一面留有安装孔与直线导轨副连接。
所述机械自动插丝机构,所述导向座上还预留2~5个螺纹孔以固定导向管。
所述机械自动插丝机构,所述的导向滑块开有安装推杆弹簧及推杆的孔槽,推杆压在推杆弹簧上,在运动中推杆弹簧将推杆推进导向管中的推杆导向槽内来推动钢丝向下运动。
所述机械自动插丝机构,所述的限位销设置导向套,通过螺纹固定在机架上的限位销固定板上,在限位销固定板与限位销的轴肩之间设置推杆弹簧,限位销端部设置斜面,在钢丝自由下落的过程中,限位销在推杆弹簧的作用下伸长在导向管内,挡住钢丝的下落;当插丝气缸动作,推杆推动钢丝顶开限位销继续下落。
本发明是针对CL网架板焊接过程中的腹筋的插丝,专门设计的一种使用事先截断的钢丝,逐根送丝焊接的机械自动插丝机构及插丝方法,能够实现CL网架板腹筋插丝的机械化生产作业。机械原理简单,易于操作。本发明采用迷你型气缸作为驱动执行元件,大大节省所占空间,有气源即可操作该机构。本发明的机械自动插丝机构及插丝方法具有稳定可靠,插丝准确到位的特点。提高了CL网架板工厂化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解放了生产力,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工厂生产过程中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机械自动插丝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机械自动插丝机构的左视图
图3为导向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导向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导向座A-A剖面示意图
图6为导向座B-B剖面示意图
图7为滑块推杆单元及钢丝自由落下状态示意图
图8为滑块推杆单元推丝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限位销部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插丝气缸,2.导向管,3.导向板,4.导向滑块,
5.推杆,6.导向座,7.直线导轨副,8.限位销,
9.位移气缸,10.推杆弹簧,11.限位导向套,
12.限位销弹簧,13.连接螺母,14.定向管,15.机座,
16.推杆导向槽,17.滑块导向槽,18.导向管卡孔,
19.安装孔,20.钢丝,21.螺丝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晶达建筑体系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晶达建筑体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14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