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石油防砂过滤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2199.9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2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夏源涛;陈敬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优尼泰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8 | 分类号: | E21B4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贺小明 |
地址: | 2154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石油 过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管使用寿命较长的井下石油防砂过滤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石油开采通常采用金属网布复合筛管,在基管上开通流孔,在开孔的基管外绕上多层金属过滤网。基管一头设计螺纹,一头设计螺纹套,多段基管互相连接在地底石油开采层,带沙石油通过过滤网、通流孔进入基管内,合格的石油在基管内被抽上地面。如中国专利号ZL200920023514.3,ZL200720069195.0。
然而,采用上述金属网布复合筛管,由于原油长期对防砂过滤材料的冲蚀,直接在基管上开设的大量通流孔,这些通流孔不耐酸碱、高温的冲蚀,腐蚀后通流孔孔径变大,导致产液量过大、流速过高使防砂筛管冲蚀损坏,油品含沙量增加,使得基管提早报废。另外为了提高油品的质量,上述金属网布复合筛管的过滤效果也不理想。
并且,在开采原油时,在不同的地质结构中,通常含油岩层中除了原油外,还会有各种气体及大量的水,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原油及各种气体和大量的水一起抽上到地面,然后进行后续的处理,然而,如果不加选择全部抽到地面上,会造成处理成本很大,造成极大的浪费。如果在地底抽取原油液时,对原油和水等各种气体进行有效的区分,将可以有效的减小地面处理难度,减少地面处理成本,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管使用寿命较长,有效减少石油开采时原油中的各种气体和大量水的井下石油防砂过滤管。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井下石油防砂过滤管,包括固定座,一端穿过固定座、一端穿过固定环的基管和包覆在基管上的包覆层;
所述包覆层由内到外依次有凸包网、20目方眼网、反差席型网、20目方眼网、10目方眼网和圆孔网;
所述包覆层的一端密封焊接在固定环上,另一端密封焊接在固定座上;
所述基管外壁与固定座内壁之间具有使石油沿着基管外壁流通的空隙;
所述固定座不与包覆层连接的一端安装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不与固定座连接的一端与基管之间密封设置,所述密封套与基管外壁之间形成集流室;
所述集流室处的基管上设置有通流孔。
进一步地,所述凸包网为密布槽型孔桥和圆形凸包的网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通流孔为对称设置的两个,且所述通流孔上安装有碳化钨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包覆层两端切平后打磨环焊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通流孔上设置有调节阀,所述调节阀包括阀盖、阀芯、调节盘和阀体,其中,
所述阀盖包括盖体和设置于盖体一侧的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盖体进油口;
所述阀芯位于所述圆柱形筒状结构内;所述阀芯上与盖体进油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阀芯进油口;
所述阀体包括阀盖容置部和阀体调节部,所述阀盖容置部处的侧壁厚度小于阀体调节部的侧壁厚度,且二者的厚度差使阀盖容置部和阀体调节部之间形成环形平台;
所述圆柱形筒状结构扣合在阀盖容置部内,所述环形平台形成的内径小于所述阀芯的外径;
所述阀体调节部包括阀底,出油口和凸台,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阀底近边缘处,所述凸台固装在阀底上,所述调节盘安置在所述凸台上,且所述调节盘与所述阀体调节部的外壁之间具有空隙;
所述阀盖扣合与所述阀体上时,所述调节盘与所述阀芯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调节部的侧壁内侧设置有多个竖向的半圆形凹槽,所述竖向的半圆形凹槽一端连通出油口。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盘与阀体调节部的外壁之间的空隙为竖向的半圆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通流孔与所述调节阀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油口为12个,且呈环形排布;所述凸台为6个,且呈环形排布在出油口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盘为圆形的薄片结构。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不仅在复合筛管的过滤网选用上作出调整,能够产出高质量油品。另外一个重要改进在于,不在基管上直接开设通流孔,通过在通流孔上安装带有碳化钨材质的阀芯的调节阀,从而基管的使用寿命大幅提高,同样也带来了出油质量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结构示意图;
图4,图5,图6为凸包网结构示意图;
图7-图11为调节阀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优尼泰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太仓优尼泰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21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