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远程监控的终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2514.8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3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郭言平;陈宇;韦晓飞;陶文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40;G08C17/02;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远程 监控 终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远程监控的终端系统。
背景技术
世界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能源生产与消费过程中导致的环境与生态的破坏,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社会和人文灾难。因此,21世纪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已不再是一个将来的话题。科学家和经济学家均认为本世纪将面临最关键的两大难题是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当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可再生能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已经颁布,将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切都预示新能源、新材料的科学技术进步与技术成果大规模产业化的时代即将到来。
一项数据分析显示,我国汽车行业对石油的消耗量已经高达总消耗量的1/3以上。由此推算,在未来的20年,汽车行业将成为石油最大的消耗部门,而30年后汽车行业对石油的消耗量将达到总消耗量的80%以上。
因为节能环保等因素制约我国目前必须发展新能源,然而在新能源行业电动汽车首先为磷酸铁锂电池组,其安全性和循环寿命保证了其使用条件及范围。因此锂电池组管理系统成为了磷酸铁锂电池组在电动汽车行业应用的焦点,但锂电池组如何稳定运行,如何将故障率降为更低,如何在故障发生前预警这是需要人为去判断的一个问题,仅凭当前锂电池组管理系统是无法实现的,需要人为干预去分析锂电池组实时运营数据,实时状态等以达到故障预警效果。然而,目前市面上的管理系统均无法做到预警功能,常规锂电池组仅能在故障发生时对电池组进行保护,或者在故障发生前对数据进行记录,这需要我们的工程师实时检测锂电池组管理系统实时工作状态,这就导致了人力物力的大量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远程监控的终端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电动汽车远程监控的终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动电动汽车远程监控的终端和计算机智能自动化检测检修单元,它们通过串口线束进行连接,在生产和调试过程中使用计算机智能自动化检测检修单元。所述终端包括电源及其有线通信部分和无线通信部分,它们通过带屏蔽的4P线束连接。所述电源及其有线通信部分包括电源处理单元、有线通信单元。所述无线通信部分包括无线通信单元、数据保存单元、主控芯片监控单元。终端在调试过程中,计算机智能自动化检测检修单元通过串口线束连接有线通信单元,再连接无线通信部分进行调试信息的传输,外部24伏电源连接电源处理单元,供给无线通信部分的工作电压;终端在使用过程中,电动汽车电池组的信息通过CAN总线连接有线通信单元,再连接无线通信部分进行电池组信息交互,整车24电源连接电源处理单元,供给无线通信部分的工作电压。电动汽车中电池组的信息传输到电源及其有线通信部分中的有线通信单元,通过4P数据线连接到无线通信部分,无线通信部分中无线通信单元将信息传输到网络服务器后进行数据挖掘,同时无线通信部分中数据保存单元进行信息的本地保存,主控芯片监控单元为无线通信部分提高终端的鲁棒性。所述计算机智能自动化检测检修单元是终端系统生产维护的部分,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是终端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述的电动汽车远程监控的终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部分中的无线通信单元包括32位单片机、GPS模块、GPRS模块、锂电池,其中GPS、GPRS分别接入32位单片机,通过32位单片机进行模块间数据通讯和协议转换,锂电池通过4P线束中电源线束自动充电功能,锂电池分别供电至32位单片机、GPS模块、GPRS模块。4P线束中的通讯线束连接32位单片机,并结合GPS模块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将处理后的信息通过GPRS模块无线发送至服务器中。
所述的电动汽车远程监控的终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及其有线通信部分中电源处理单元采用9伏到36伏的宽电压的输入,而不影响输出性能,使用特殊的电压输入极性、欠压、过压保护电路和电子滤波,运用成熟的EMI和过流保护措施,后级接入DC/DC隔离模块,设计成电源的特殊处理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25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