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着红色玻璃、其制备方法、专用涂层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2771.1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9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童帅;秦伟哲;周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南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7/00 | 分类号: | C03C1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韩敏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色 玻璃 制备 方法 专用 涂层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着色玻璃,尤其涉及一种着红色玻璃、其制备方法及其专用涂层和设备。
背景技术
浮法玻璃是平板玻璃的一种,其制备工艺是将玻璃原料熔融后,使玻璃液流至锡槽内,在锡液液面上形成厚度均匀平整、经抛光的玻璃带,冷却硬化后脱离金属液,再经退火切割而成的透明无色平板玻璃。由于浮法玻璃特殊的成型工艺,也使得浮法玻璃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渗锡现象。在玻璃制备过程中与锡液接触的一面通常称为富锡面,另一面称为空气面,玻璃内部锡离子的浓度自富锡面向空气面逐渐降低,且集中分布于自富锡面向内20-40μm的深度。
目前,普通浮法白玻已无法满足建筑领域的各种需要,着色玻璃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红色玻璃是普通白玻价格的双倍,现有技术已知有多种对透明玻璃进行着色的方法。
其中,在熔制玻璃时加入着色剂是制备市售有色玻璃最常用的手段。例如,奥地利施华洛世奇两合公司申请的“着红色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102858703A),其主要内容是在玻璃原料中加入着色添加剂、还原剂、稳定剂,然后和玻璃一起熔制,最终获得红色着色玻璃的技术。但该方法耗能大,且后续加工过程中玻璃裁切率高,制得的玻璃在吸收太阳光线的同时自身温度提高,容易产生热涨裂。
在玻璃深加工过程中,也可以使用有色PVB胶片夹层工艺实现玻璃的着色。但是此类加工方法需要计入红色PVB胶片和配片的成本,提升单耗。另外,彩釉技术也能够获得红色玻璃的视觉效果,但是此法将使玻璃的透过率大大降低,实用效果不佳,未获得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新型玻璃涂层,所述玻璃涂层含有Cu2+,可用于制备红色玻璃,特别适用于利用浮法白玻制备红色玻璃的方法。所述玻璃涂层包括变色剂、还原剂、油剂、辅料;其中,变色剂包括粉体CuO;还原剂包括粉体SnO;油剂包括松节油、松油醇、松香、乙基纤维素;辅料包括粉体Al2O3;所述玻璃涂层的各项组分的质量比为,变色剂∶还原剂∶油剂∶辅料=(32-64)∶(16-24)∶(24-36)∶(8-12)。
其中,所述油剂的各项组分的质量比为,松节油∶松油醇∶松香∶乙基纤维素=(36-54)∶(36-54)∶(55-85)∶(2-4)。
其中,所述变色剂、还原剂以及辅料的粉体粒径小于等于1μm。
优选的,所述玻璃涂层的各项组分的质量比为,变色剂∶还原剂∶油剂∶辅料=(36-44)∶(18-22)∶(27-33)∶(9-11)。
优选的,所述油剂的各项组分的质量比为,松节油∶松油醇∶松香∶乙基纤维素=(40-49)∶(40-49)∶(6-8)∶(2.5-3.5)。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利用浮法白玻制备着红色玻璃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采用玻璃涂覆技术将含有Cu2+的玻璃涂层涂覆于浮法白玻的富锡面;b)将涂层后的浮法白玻进行烘干处理;c)将涂层烘干处理后的浮法白玻进行钢化或者半钢化处理。
步骤a)中所述玻璃涂层的涂覆厚度为0.03-0.1mm。
步骤a)中所述玻璃涂覆技术为丝网印刷技术。
所述丝网印刷技术选用100-300目的网纱制作成的网板进行涂覆操作;优选为200目满涂网纱。
步骤b)中所述烘干处理的温度为200-300℃,烘干时间为为200-300秒。
步骤c)中所述钢化或半钢化处理的玻璃表面温度为580-650℃,钢化处理时间为300-600秒,优选为370-420秒。
进一步,所述利用浮法白玻制备着红色玻璃的方法还包括在步骤a)进行前,对浮法白玻进行切片、磨边、清洗的过程。
进一步,所述利用浮法白玻制备着红色玻璃的方法还包括在步骤c)完成后,对钢化或半钢化的玻璃进行清洗的过程。采用普通水洗的方式去除玻璃表面的涂层反应残留物,最终获得着红色玻璃。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着红色玻璃,所述着红色玻璃是浮法白玻中的Sn2+经与浮法白玻富锡面上玻璃涂层中含有的Cu2+进行置换及氧化还原反应,被还原产物Cu+进行位置取代而获得的。
进一步,所述着红色玻璃中,还原产物Cu+对Sn2+的取代深度为自富锡面起0-18μm的范围内,一般为0-15μm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南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南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27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WC-Al2O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蚀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