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尾矿二次回收率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3202.9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1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容振华;丁巨平;黎君欢;苏维龙;杨明广;陈宗平;李花福;吕宗华;魏大利;杨奕旗;罗朝艳;张凤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再生资源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9/06 | 分类号: | B03B9/06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黎明天 |
地址: | 547205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尾矿 二次 回收率 生产工艺 | ||
1.一种提高尾矿二次回收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尾矿抛尾:螺旋分级机及螺旋溜槽配合使用,根据尾矿中矿物含量大小进行分级入选,粗粒级入磨细碎,中粒级进入螺溜,微细粒级直接进入下一步工序(2);尾矿经筛分处理、浓缩后浓度为25%~30%,从中回收1.5~0.037mm粒级的物料,流程采用一粗一扫的工艺,抛弃尾矿中的废石,提高主流程入选矿石品位2~3倍,控制尾矿抛尾的锡铅锌等金属的综合损失率为12%~14%;
(2)微细粒级矿物归队:在尾矿抛尾处理过程中将0.037mm粒级的矿物以溢流形式,集中到800m2的高效斜板浓密箱处理,使得锡、铅锑、锌等有用矿物的归队率达95%以上;
(3)混合浮选:经尾矿抛尾所获得的毛精矿,经溢流型球磨机处理,磨矿产品粒度为-0.074mm的矿物质占75%,经螺旋分级机处理并与高效斜板浓密箱沉砂合并,直接进入浮选,浓选浓度为25%~30%,采用一粗三精四扫的流程,整个浮选过程的矿浆酸碱度控制pH为6.0~6.5;把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等硫化矿物作为泡沫产品浮出,而锡石及脉石矿物进入后段重选工艺;使用的混合浮选捕收剂为异丁基黄药,混浮流程中的辅助药剂是硫酸铜(活化剂)、硫酸(矿物表面清洗)及2#油(起泡剂);其药剂用量为:黄药:300~330克/吨原矿、硫酸铜:250~300克/吨原矿、硫酸:6000~7500克/吨原矿、2#油:50~65克/吨原矿;
(4)硫化矿分离浮选:混合浮选硫化矿泡沫的矿物主要是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等,矿浆经砂泵擦洗及φ12m浓缩机脱水,脱除残留药剂以减少对分离浮选的影响,锑—锌分离采用优选浮选流程,浮铅抑制锌硫,采用一粗三精三扫工艺流程;整个浮选流程的矿浆酸碱度控制在PH为8.0~9.0,流程中的主要药剂用量为:硫酸锌:120~130克/吨原矿、氰化钠:40~45克/吨原矿、石灰:300~500克/吨原矿;
(5)锌精矿回收:浮铅锑后的尾矿中以铁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等矿物为主,在高碱矿浆介质中,以硫酸铜活化铁闪锌矿,用少量异丁基黄药捕收剂提高锌矿物回收率;石灰用量为:2600~3000克/吨原矿、硫酸铜:150~170克/吨原矿、氰化钠:15~20克/吨原矿、黄药:8~13克/吨原矿;
(6)粗粒级锡石回收:混合浮选尾矿经分级箱分级,进入摇床分选作业,采用一粗一精一扫工艺,使用6—S摇床及云锡摇床配合,选出合格锡精矿;
(7)微细泥锡石回收:后段重选的所有尾矿集中螺旋分级机脱粗,再经φ125旋流器脱泥,由微细泥云锡摇床处理构成的细泥锡石回收系统,回收小于0.037mm的微细粒级锡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再生资源分公司,未经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再生资源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320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