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新型腔面非注入区窗口结构的半导体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3707.5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1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崔碧峰;张松;计伟;陈京湘;王晓玲;苏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5/10 | 分类号: | H01S5/10;H01S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吴荫芳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新型 腔面非 注入 窗口 结构 半导体激光器 | ||
1.一种具有新型腔面非注入区窗口结构的半导体激光器,包括:衬底(1),下限制层(2),下波导层(3),具有量子阱结构的有源层(4),上波导层(5),上限制层(6),欧姆接触层(7),电绝缘介质层(8),正面电极(9),背面电极(10);衬底(1)、下限制层(2)、下波导层(3)、具有量子阱结构的有源层(4)、上波导层(5)、上限制层(6)、欧姆接触层(7)从下至上依次相邻,腐蚀除去欧姆接触层(7)和上限制层(6)的四边,在欧姆接触层(7)的中心位置形成第一脊型台,欧姆接触层(7)上下贯通,上限制层(6)上下不贯通;腐蚀去除上限制层(6)未贯通部分的四角,上限制层(6)的左侧形成第二脊型台,上限制层(6)的右侧形成第三脊型台,第一、二、三脊型台的水平中心线共面,腐蚀后上限制层(6)的四角不贯通;电绝缘介质层(8)覆盖于上限制层(6)的上表面以及第一脊型台的侧面,正面电极(9)覆盖在电绝缘介质层(8)和第一脊型台的上表面,背面电极(10)生长在衬底(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绝缘介质层(8)是氮化硅、氧化硅、氧化铝或氧化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37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变棒棒保护间隙击穿特性的方法
- 下一篇:空纱管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