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采补偿密封管柱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04247.8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5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彬彬;朱学东;田云霞;胡新铭;王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谢省法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偿 密封 管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补偿管柱,具体地说是一种稠油开采过程中注蒸汽用的热采补偿密封管柱。
背景技术
目前稠油井一般采用热力采油方式开发,注蒸汽时要采用隔热管柱以降低热扩散,保护套管及套管外的水泥环,热补偿管柱是注汽管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补偿因井管温度变化造成的管柱长度变化。现用的热采补偿管柱多采用普通双层同心密封伸缩管或弹性补偿双层同心密封伸缩管。目前在蒸汽驱过程中,对伸缩管性能要求亦较高。但以上两种伸缩管均存在内管外壁容易结垢、密封件磨损快,活动密封无法补偿,隔热效果差等问题,从而导致伸缩管寿命短,不能满足注汽的生产需要,影响注汽质量,影响稠油热采开发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采补偿密封管柱,解决内管外壁易结垢,密封性差问题,保护外管密封件,可靠有效的补偿因井管温度变化造成的管柱长度变化。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采补偿密封管柱,包括内外相套的內管和外管,所述內管下端伸出外管外侧且与外管之间设置有波纹密封管。
所述外管上设置有密封系统。
所述密封系统主要包括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内部形成密封腔。
所述密封腔上下端设置有独立的密封槽,密封槽中安装密封圈。
所述密封圈为全氟醚橡胶密封圈。
所述密封套上开设通往密封腔的注入孔,密封腔通过注入的密封脂进行密封。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热采补偿密封管柱设计内管外接触面进行镀铬处理,提高耐磨性、防腐蚀性、密封性等,防止高温蒸汽腐蚀接触面、内外管发生位移摩擦等造成的密封问题。
在内管外管间设计不锈钢波纹密封管,通过焊接连接内管外管有内密封套,波纹管采用奥氏体不锈钢,保证了波纹管的耐温性和耐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热采补偿密封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管;2—密封圈;3—密封腔;4—注入孔;5—波纹密封管;6—內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参照附图1,一种热采补偿密封管柱,该管柱包括外管1、内管6、不锈钢波纹密封管5、组合密封系统。外管1为高真空隔热油管,内管6为油管,以保证流体在流通通道中不产生节流,波纹密封管5通过焊接连接外管1与内管6。密封系统由前后2个全氟醚橡胶密封圈2和密封腔3内密封脂组合密封,密封圈2的密封槽和密封腔3独立,密封脂由注入孔4注入,密封圈2可以有效减少密封脂因内外管位移产生的携带损失。内管6外接触面进行镀铬处理,提高耐磨性、防腐蚀性、密封性等。外管1与内管6间装配不锈钢波纹密封管,通过焊接连接内管外管,外管有内密封套,能补偿内外管伸缩量,并保证密封性,波纹密封管采用奥氏体不锈钢,保证了波纹管的耐温性和耐蚀性。外管为高真空隔热油管,内管为油管,以保证流体在流通通道中不产生节流,金属波纹管通过焊接连接外管与内管。密封系统由前后2个全氟醚橡胶密封圈和中间密封腔内密封脂组合密封,密封脂由注入孔注入。
注蒸汽过程中,补偿密封管柱随注汽管柱下入井内,上下通过螺纹与隔热管或油管连接,下井前将内管6全部拉出,下入设计位置,注汽中管柱发生热胀位移,内管6缩入外管1,管内蒸汽由密封系统密封,保证不泄露,而且保持良好的隔热效果,提升注汽质量。
本发明的热采补偿密封管柱在稠油注汽中应用,镀铬的内管6外表面能够预防内管外表结垢,密封系统及波纹密封管有效密封隔热,保护套管、减少井管热损失,确保高温蒸汽安全、有效注入到目的油层。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其推广应用更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发明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42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AGD注汽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旋挖钻机钻杆的分段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