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密封式地漏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5029.6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0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杨继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2 | 分类号: | E03F5/042;E03F5/14;E03C1/29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伟斌 |
地址: | 5283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给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密封式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地漏的重要作用是排放废水,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地漏只漏的单一功能已经跟不上现时代人们的生活要求。目前,地漏除了要满足排水的作用外,它还需能够把居室空间和管道系统隔开,使得管道下的臭气和溢水不会往上跑,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地漏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与人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专利号:200710025716.7里所介绍的地漏,它主要是由水在重力作用下推开橡皮塞进行排水,当排水停止时,支撑杆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提起,此时与支撑杆连接在一起的橡皮塞密封住PVC管,达到防返水的目的,但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弹簧的弹性有可能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而逐渐降低,当弹簧的弹力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弹簧的弹力小于支撑杆与橡皮塞的重力,会使得支撑杆与橡皮塞不能有效的回位,从而失去了原来防返水密封的作用,造成污水返溢现象,严重影响到室内的环境卫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
为此,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清洗方便的自密封式地漏。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密封式地漏,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入口端的外过滤盖,内部支撑主体、翻板式密封板和转轴,所述翻板式密封板通过转轴装设在内部支撑主体,所述内部支撑主体的内壁上位于转轴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制翻板式密封板一侧上翻的第一限位结构和用于限制翻板式密封板另一侧下翻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翻板式密封板与第二限位结构之间连接有弹簧,当有水流入该地漏并达到一定量时,水的重力将翻板式密封板打开,下水畅通无阻;当流水中断后,翻板式密封板由于重力及回位弹簧的作用自动关闭密封,即使长期不用,地漏下的有害气体、污水、病菌和害虫也无法上来,可真正有效的实现防臭味,防溢水,防病菌,防害虫;清洗时,只需将内部支撑主体和翻板式密封板一同取出即可。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翻板式密封板位于第二限位结构一侧设置有配重结构,配重结构与弹簧一起,使翻板式密封板回位。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翻板式密封板位于第一限位结构一侧设置有水封槽,加强密封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部支撑主体的入口段设置有内过滤盖,过滤效果更好。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的上表面向下倾斜,减小水流阻力。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翻板式密封板倾斜设置,以使水流尽可能地往一边流动。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上设置有密封垫,加强密封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密封垫呈阶梯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当有水流入该地漏并达到一定量时,水的重力将翻板式密封板打开,下水畅通无阻;当流水中断后,翻板式密封板由于重力及回位弹簧的作用自动关闭密封,即使长期不用,地漏下的有害气体、污水、病菌和害虫也无法上来,可真正有效的实现防臭味,防溢水,防病菌,防害虫。
2、密封板回位时采用重力及弹力进行复位,可防止回位弹簧因长期使用而不能有效回位的现象发生,起到双重回位保险的作用。
3、开闭处采用密封垫及水封进行密封,起到双重阻隔密封的作用。
4、采用内外过滤盖进行双重过滤,可拦挡住大型的废物杂质,排水通道为直通形,细小的杂质随水流直接冲入下水道中,不会淤积和堵塞。
5、该地漏的各组成部分是可拆卸设计,人工装拆简单,清洗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部放大图。
图3为B部放大图。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50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