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1,3,4-噻二唑基团的酰基硫脲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5466.8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1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谭成侠;孙召慧;黄伟;刘幸海;翁建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85/135 | 分类号: | C07D285/135;C07D417/04;A01N47/36;A01P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噻二唑 基团 硫脲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1,3,4-噻二唑基团的酰基硫脲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二)背景技术
1,3,4-噻二唑作为噻二唑杂环中重要的一员,是一类重要的化工中间体,由于分子内C=S=N这一基本骨架能作为活性中心,与生物体中某些金属离子进行螯合,使得它具有良好的细胞穿透能力,因而可以进入靶标细胞内,更好的发挥其生物活性。早在50多年前,人类就已经发现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并成功开发成了相应的医用药物,比如:治疗青光眼、心脏水肿和脑水肿的甲氮酰胺、利尿药乙酰唑胺等等。不仅如此,1,3,4-噻二唑还具有杀虫、除草、杀菌、植物生长等农用生物活性,同时也还具有抗病毒、抗HIV、抗癌、抗惊厥等等医用生物活性。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除草生物活性的含1,3,4-噻二唑基团的酰基硫脲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的含1,3,4-噻二唑基团的酰基硫脲类化合物如式(Ⅰ)所示:
其中R代表1-甲基环己基、氢、甲基、乙基、丙基、羧基、巯基、苯基、2-三氟甲基苯基、2,3,4,5-四氟苯基、呋喃基、2,3,5,6-四氟苯基、2-甲氧基苯基、2,4,5-三氟苯基、3-甲基苯基、3-氟苯基、3-硝基苯基、2-碘苯基。
所述的5-取代基-2-氨基-1,3,4-噻二唑(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由取代酸、氨基硫脲在三氯氧磷中,回流4-8h,反应完毕后,处理得产品。
所述的摩尔投料比选为:取代酸:氨基硫脲=1:2-5。
所述的溶剂三氯氧磷用量优选为取代酸摩尔量的1-5倍。
所述的反应后处理方法:用稀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反应液pH=7-14,静置析出大量固体,抽滤,得粗品,用有机溶剂重结晶即得纯品。
所述的重结晶有机溶剂优先为下列之一:水、氯仿、甲苯、甲醇、乙醇、异丙醇。
所述的含1,3,4-噻二唑基团的酰基硫脲类化合物(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如式(Ⅱ)所示的5-取代基-2-氨基-1,3,4-噻二唑和1-甲基环己基酰基异硫氰酸酯在50~100℃于有机溶剂中反应,后处理得产物。
基于产率和成本的考虑,所述的反应时间以1~6小时为佳。
所述的摩尔投料比优选为酰基异硫氰酸酯:5-取代基-2-氨基-1,3,4-噻二唑=1:1。
所述的有机溶剂用量优选为1-甲基环己基酰基异硫氰酸酯质量的5~20倍。
所述的有机溶剂优选为下列之一:四氢呋喃、乙腈、氯仿、丙酮。
所述的后处理可以是:反应结束,过滤,滤饼用乙醇重结晶,得所述化合物。
所述的含1,3,4-噻二唑基团的酰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推荐按如下参数进行:
所述的1-甲基环己基酰基异硫氰酸酯: 5-取代基-2-氨基-1,3,4-噻二唑的投料摩尔比为1:1,所述的有机溶剂用量为1-甲基环己基酰基异硫氰酸酯质量的5~20倍;反应温度为50~100℃,反应时间为1~6小时;反应结束后,反应液脱溶,剩余物用乙醇重结晶,即可得到产品。
单子叶杂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双子叶杂草芥菜/苘麻(Brassica juncea/Abutilon theophrasti)、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鳢肠(Eclipta prostrate)等杂草对所合成的含1-甲基环己基的酰基硫脲类化合物进行除草活性测试发现: 发明中所有化合物对所测试杂草都有良好的除草活性。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向50 mL单口烧瓶中加入7.1 g (0.05 mol)1-甲基环己基羧酸和11.9 g(0.1 mol)SOCl2,室温反应1 h,然后回流反应2 h。反应结束后,除去多余二氯亚砜,得浅黄色透明液体,不经处理,密封保存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54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备具有伯羟基端基的聚蓖麻油酸酯多元醇的方法
- 下一篇:微型摄像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