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控阀门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5730.8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4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K.R.卡贝尔;S.F.沙姆派因;P.J.卡尔顿;B.D.佩尔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4 | 分类号: | F16K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贺紫秋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门 组件 | ||
1.一种电控阀门组件,包括:
阀体,限定了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沿纵向轴线设置且分开一距离;
阀头,设置在阀体中且选择性地沿纵向轴线在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之间的整个所述距离上平移;
阀杆,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且沿纵向轴线设置,阀杆在第一端部处与阀头联接;
电控直线促动器,与阀体联接且配置为选择性地让阀头和阀杆响应于接收到的电动机控制命令而平移,该电促动器包括:
壳体组件;
转子,沿纵向轴线设置在壳体组件中,转子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的电动机控制命令而相对于壳体组件旋转;和
其中转子配置为与阀杆的第二端部协作,以让阀杆和阀头响应于转子的旋转而沿纵向轴线平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组件,其中转子包括:
驱动轴,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且沿纵向轴线设置;
环形绕线筒,周向地绕驱动轴设置且在第一端部处与驱动轴联接,绕线筒部分地限定出在绕线筒和驱动轴之间的接收空腔;和
其中驱动轴的第二端部配置为与阀杆的第二端部协作,以让阀杆和阀头响应于转子的旋转而沿纵向轴线平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门组件,其中驱动轴包括绕其第二端部设置的第一多个螺纹;
其中阀杆的第二端部包括具有绕凹部设置的第二多个螺纹的圆柱形凹部;和
其中第一多个螺纹和第二多个螺纹协作以响应于转子旋转而让阀杆平移进入接收空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门组件,其中转子进一步包括绕绕线筒设置的多个电动机绕组;和
其中壳体组件包括从多个电动机绕组径向地向外设置的永磁体。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门组件,其中转子进一步包括绕绕线筒设置的永磁体;和
其中壳体组件包括从永磁体径向地向外设置的多个电动机绕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组件,还包括滚针轴承,所述滚针轴承设置在转子和壳体组件之间;和
止推轴承和PTFE垫圈中的至少一个,其设置在转子和壳体组件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材料密封件和第二弹性材料密封件,所述第一弹性材料密封件设置在阀体和阀杆之间,且所述第二弹性材料密封件设置在直线促动器的壳体组件和阀体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组件,其中阀体进一步限定了第一流体端口、第二流体端口和第三流体端口;
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流体端口每一个与其他相应流体端口选择性流体连通;
其中阀头朝向第一阀座的运动限制第一流体端口和第二流体端口之间的流体连通;和
其中阀头朝向第二阀座的运动限制第一流体端口和第三流体端口之间的流体连通。
9.一种电控阀门组件,包括:
阀体,限定了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沿纵向轴线设置且分开一距离;
阀头,设置在阀体中且选择性地沿纵向轴线在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之间的整个所述距离上平移;
阀杆,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且沿纵向轴线设置,阀杆在第一端部处与阀头联接;
电控直线促动器,与阀体联接且配置为选择性地让阀头和阀杆响应于接收到的电动机控制命令而平移,电促动器包括:
壳体组件;
转子,沿纵向轴线设置在壳体组件中,转子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的电动机控制命令而相对于壳体组件旋转,转子包括:
驱动轴,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且沿纵向轴线设置;
环形绕线筒,周向地绕驱动轴设置且在第一端部处与驱动轴联接,
绕线筒部分地限定出在绕线筒和驱动轴之间的接收空腔;和
其中驱动轴的第二端部配置为与阀杆的第二端部协作,以让阀杆和阀头响应于转子的旋转而沿纵向轴线平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门组件,其中驱动轴包括绕其第二端部设置的第一多个螺纹;
其中阀杆的第二端部包括具有绕凹部设置的第二多个螺纹的圆柱形凹部;和
其中第一多个螺纹和第二多个螺纹协作以响应于转子旋转而让阀杆平移进入接收空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573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