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软管右立体三通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5774.0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3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友芹;李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佩霖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2 | 分类号: | F16L41/02;F16L3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刘书元 |
地址: | 30048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软管 立体 三通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行业,应用于液压装置右立体油路软管连接。
背景技术
目前液压软管右立体三通接头由通路Ⅰ,通路Ⅱ,接头体,通路Ⅲ构成,其中通路Ⅲ由内接嘴,钢丝,螺母构成。三通接头连接方式是通路Ⅰ和通路Ⅱ成90度连接在接头体上,两者都在一个平面上,通路Ⅲ与通路Ⅰ和Ⅱ的平面垂直,其中通路Ⅲ端部设有内接嘴,其外面套上螺母。而现有的内接嘴为圆柱形设计,这种设计有对不齐的现象,而且通路Ⅲ连接油路软管的时候,需要在内接嘴末端与油路软管之间加入活动橡胶垫圈,即橡胶垫圈是活动的,拧紧螺母的时候,不确定橡胶垫圈是否对齐或是否有缝隙,这种设计严密性不好,会出现漏油的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防止漏油的液压软管右立体三通接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液压软管右立体三通接头,由通路Ⅰ,通路Ⅱ,接头体,通路Ⅲ构成,其特征是:所述通路Ⅲ端部设有内接嘴,内接嘴从始端到末端半径逐渐减小,形成锥形体,所述的锥形体外壁延长线夹角为24°±30′,在接近内接嘴末端设有固定垫圈槽。
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接入软管的时候,由于内接嘴是锥形设计,这种设计会使原来的对齐连通方式变成插入连通方式,这种连通方式会彻底改善对不齐的现象,并且在固定垫圈槽上套上橡胶垫圈,橡胶垫圈在内接嘴外壁与接入软管内壁之间能严密卡位,不留缝隙,不会出现不确定橡胶垫圈是否对齐或是否有缝隙的情况,橡胶垫圈严密性好,不会出现漏油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通路Ⅲ;2.接头体;3.通路Ⅱ;4.通路Ⅰ;5.固定垫圈槽;6.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1可知,本发明包括通路Ⅰ4,通路Ⅱ3,接头体2,通路Ⅲ1构成,其中通路Ⅲ1端部设有内接嘴,内接嘴上设有钢丝6。内接嘴部分从内接嘴始端到内接嘴末端内部半径是逐渐减小形成锥形体,锥形体外壁延长线夹角为24°±30′,在接近内接嘴末端设有固定垫圈槽5。
通路Ⅰ4和通路Ⅱ3成90度连接在接头体2上,两者都在一个平面上,通路Ⅲ1与通路Ⅰ4和Ⅱ3的平面垂直,其中通路Ⅲ1端部设有内接嘴,其外面设有与其配合的螺母(图中未示出)。
使用时,通路Ⅲ1接入软管,首先在固定垫圈槽5套上橡胶垫圈,然后内接嘴插入接入软管内部,再拧紧外面的螺母。锥形设计彻底改善对不齐的现象,使橡胶垫圈在内接嘴外壁与接入软管内壁之间能严密卡位,不留缝隙,这样橡胶垫圈严密性好,不会出现漏油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佩霖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佩霖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57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