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形加工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5777.4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6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曼平;王文科;左熊;常深山;李林;何政;杨艳桃;郑礼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伟利达铭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4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具,具体的涉及一种仿形加工夹具。
背景技术
仿形加工夹具,其主要是根据产品的形状选择相应的加工夹具,例如,在笔记本电脑组装过程中,需要将电脑的处理系统与显示系统相连接,因此,需要对转轴进行加工,同时转轴的材料大多数为铝,普通的虎钳夹具不能满足转轴的加工要求,容易造成转轴的变形,同时转轴表面加工的位置,很难准确的定位,容易导致整个转轴报废的可能,给转轴的加工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仿形加工夹具,其主要是根据产品的形状选择相应的加工夹具,该夹具的准确度高,且操作方便。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仿形加工夹具,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的具有能够放置待加工产品的型槽,该型槽沿着底座的长度方向延伸,定位模块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第一模块、以及拼接部形成型槽的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其中第一模块沿着型槽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其外形与待加工产品的内孔相同,且待加工产品能够插设在第一模块的外表面,第二模块固定在底座上并能够抵触在待加工产品的侧面上,第三模块能够沿着底座的宽度向第二模块移动调节型槽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或优选方面,夹具还包括用于推动第三模块沿着所述底座的宽度向第二模块移动调节型槽宽度的驱动装置。
优选地,驱动装置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气缸,且多个第一气缸能够推动第三模块沿着底座的宽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气缸有三个,且三个第一气缸沿着型槽的长度方向均匀的分布在型槽的一侧,第三模块与第一气缸一一对应,并固定设置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端部。
更优选地,三个第一气缸能够单独地或同步地推动第三模块沿着底座的宽度向第二模块移动调节型槽的宽度,且三个第一气缸的相互平行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和优选方面,在底座上固定设有一对定位块,第二模块能够绕一对定位块转动设置。
优选地,定位块有两对,第二模块分别转动设置在两对定位块上,夹具还包括分别设在第二模块上的两个连接件、以及两个分别自连接件向底座倾斜设置的第二气缸,每个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每个连接件相转动连接,且每个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时,连接件绕定位块转动。
进一步,优选地,两个第二气缸能够单独或同步的推动第二模块绕定位块转动,且两个第二气缸相互平行设置。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在底座上设置了第一模块,直接将待加工产品插设在第一模块上,同时利用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二模块和能够沿着底座宽度方向移动设置的第三模块的配合,将待加工产品固定在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形成的型槽内,从而实现待加工产品的固定,使得待加工产品的待加工区准确的被定位,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夹具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
其中:1、底座;2、定位模块;20、第一模块;21、第二模块;22、第三模块;3、型槽;4、驱动装置;40、第一气缸;400、第一气缸的活塞杆;5、定位块;6、连接件;7、第二气缸;70、第二气缸的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仿形加工夹具,其具体是用于固定电脑转轴的,其结构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定位模块2,所述定位模块2的具有能够放置转轴的型槽3,该型槽3沿着底座1的长度方向延伸。
上述的定位模块2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第一模块20、以及拼接部形成型槽3的第二模块21和第三模块22,其中第一模块20沿着型槽3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其外形与转轴的内孔相同,且转轴能够插设在第一模块20的外表面,第二模块21固定在底座1上并能够抵触在转轴的侧面上,第三模块22能够沿着底座1的宽度向第二模块21移动调节型槽3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伟利达铭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仓伟利达铭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57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