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球型聚焦极板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5969.5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1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曹晶明;王玉华;王继学;孙勇;王忠绪;王克武;邸云杰;孙秀敏;潘琤;纪萍;高永滨;高宝轩;段华森;常湘庆;王海君;马文君;安钟一;舒国旗;高燕;陈戈;陈靖涵;陈耕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耕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57000 黑龙江省牡***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球型 聚焦 极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测井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微球型聚焦极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钻井技术领域中,需要运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沿着钻孔的剖面测量岩石的物性参数以了解井下地质情况。由于岩石和矿物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如导电特性、声波特性、放射性等),可以利用电法测井、声波测井、放射性测井和气测井等技术。现有的油田中大量利用了电法测井,以精确的反映出地层的细微变化。
现有的油田的电法测井技术中的微电阻率测井采用普通电阻率的微电极来进行测井和聚焦式微电阻率测井。现有的采用微电极来进行测井时所采用的微电极极板如图1所示的,包括供电电极A、第一测量电极M1、第二测量电极M2、回流电极;其中该回流电极为极板框架。该参考电极在远离极板的位置,因此未在图中示出。如图2所示的,该微电极极板设置穿过泥浆层W1贴靠在泥饼层W2上,以使磁力线能够如图2所示的进入到渗透层W3,采用上述的微电极探测到的测量曲线能够反映出地层的细微变化。
聚焦式微电阻率测井有微侧向、邻近侧向。其微侧向、邻近侧向极板及电极系如图3所示,该电极包括主电极A0,围绕着主电极A0的屏蔽电极A1;还包括远离所述主电极A0和屏蔽电极A1的回流电极。该回流电极在远离主电极A0和屏蔽电极A1的位置,因此未在图中示出。其中主电极A0向地层发射主电流,屏蔽电极A1向地层发射屏流,且该主电流与屏流具有相同极性。如图4所示的,该微电极极板设置穿过泥浆层W1贴靠在泥饼层W2上,以使磁力线能够如图4所示的进入到渗透层W3。在屏流作用下,主电流被聚焦成束状,水平地流入地层,而不会沿泥饼分流。以上微电极极板、微侧向极板、邻近侧向极板在测井不利的条件下,常常因为泥浆和泥饼的分流作用而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由于以上几种极板的母体是采用橡胶材料,它们要在几千米的井下,在高温、高压、高腐蚀的环境中作业,还要与井壁进行高强度的磨擦,造成测井精度不理想,测井时效和测井成本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更为合理且监测效果好的微球型聚焦极板及其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球型聚焦极板,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主电极、屏蔽电极、第一监督电极、第二监督电极、测量电极;其中所述主电极为一位于中心的矩形块,且所述测量电极、屏蔽电极、第一监督电极、第二监督电极分别成框并依次套在所述主电极外;且所述主电极、屏蔽电极、第一监督电极、第二监督电极、测量电极均埋设在所述基板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测量电极、屏蔽电极、第一监督电极、第二监督电极均为矩形块,并依次套在所述主电极外。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基板为合成尼龙材料制成且所述主电极、屏蔽电极、第一监督电极、第二监督电极、测量电极设置在所述合成尼龙内并热压而成一个整体。
同时,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微球型聚焦极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将主电极、屏蔽电极、第一监督电极、第二监督电极、测量电极依次嵌套放置在合成尼龙材料中,并热压成型形成一个整体。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上述方案可在电法测井技术中提供精确的地质信息。采用嵌入到基板内的多个电极,提高了整体的耐磨性、耐高压、耐高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微球型聚焦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微球型聚焦极板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另一种微球型聚焦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微球型聚焦极板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微球型聚焦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微球型聚焦极板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球型聚焦极板,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主电极A0、屏蔽电极A1、第一监督电极M1、第二监督电极M2、测量电极M0;其中所述主电极A0位于中心,且所述测量电极M0、屏蔽电极A1、第一监督电极M1、第二监督电极M2分别成框并依次套在所述主电极A0外。其中,所述主电极A0、测量电极M0、屏蔽电极A1、第一监督电极M1、第二监督电极M2都埋设在所述基板内。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外并与基板间隔的回流电极(图中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耕,未经陈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59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指导现场操作安全帽
- 下一篇:一种卷烟机劈刀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