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式膜的清洗方法及清洗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06084.7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1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范云双;刘恩华;刘金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5/02 | 分类号: | B01D6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肖莉丽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式膜 清洗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式膜的清洗方法及清洗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膜分离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
截留、沉积在膜上的粒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堵塞膜孔径,造成膜污染,影响膜通量,从而影响膜的分离效果。为了恢复膜透量和分离效果,需要对膜组件进行清洗。目前的清洗方法包括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物理清洗一般采用产水反洗或气体擦洗,亦有两者结合,但其只能使膜的分离效果暂时恢复。专利公开号为CN1533827A、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利用软质球形颗粒进行膜清洗的系统及其清洗方法》公开了一种物理清洗方法,该方法所使用的粒子直径较大,并且粒子是间歇性的通过管式膜组件,清洗系统中粒子数量受水流的影响较大,失去了对清洗系统中粒子浓度的控制。根据该专利装置图中截留网的放置位置,清洗结束粒子未能实现有效的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恢复膜通量的管式膜的清洗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恢复膜通量的清洗系统。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式膜的清洗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清水清洗;
(2)粒子、清水与空气混合清洗:粒子与清水和空气混合后进入管式膜组件内进行清洗,气泡与粒子的碰撞引起气泡破裂,大面积的释放能量引起局部振动,同时,粒子和气泡均与膜产生摩擦,引起膜表面的污染物脱落;粒子的浓度为40-70g/L,空气与清水的体积比为20-30:1;
(3)排放污染物,完成清洗过程。
在清水清洗之后进行气水清洗。
在粒子、清水与空气混合清洗之前进行粒子清洗,在粒子清洗过程中,粒子与清水混合后进入管式膜组件内进行清洗。
所述粒子的直径为1mm,所述粒子的密度略大于水的密度。
一种管式膜的清洗系统,包括循环罐、粒子循环回收器、循环泵、水射器、主供水管路、清水供水管路、射水管路、进气管路、回水管路和回流管路;所述粒子循环回收器包括循环回收容器,所述循环回收容器内安装有粒子截留网,所述粒子截留网下部的循环回收容器上设置有液体出口,所述粒子截留网上部的循环回收容器上设置有粒子出口,所述循环回收容器内安装有搅拌器;所述主供水管路一端通过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循环罐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清水供水管路进口和射水管路进口连接;所述射水管路的出口与所述水射器的进口连接,所述进气管路的出口与所述粒子出口并联后与所述水射器的引射口连接,所述水射器的出口与所述清水供水管路的出口并联后与膜组件的清洗进口连接;所述膜组件的清洗出口与所述回流管路进口连接,所述回流管路一路通过粒子回收控制阀与所述循环回收容器连接,另一路通过粒子循环控制阀与所述循环罐连接;所述循环回收容器上的液体出口通过回水管路与所述循环罐连接;所述清水供水管路上设置有清水进水控制阀,所述射水管路上安装有射水控制阀。
所述主供水管路上安装有流量计;所述主供水管路上安装有第一压力表;所述回流管路上安装有第二压力表。
所述循环泵与所述流量计之间的主供水管路上安装有进水阀。
所述进气管路上安装有进气控制阀;所述水射器出口与所述膜组件之间安装有混合清洗控制阀。
所述搅拌器底部和所述截留网的垂直距离为1cm,所述搅拌器放在所述循环回收容器稍微偏离中间的位置,通过转速的大小可以控制粒子浓度和数量。
所述回流管路上安装有回流控制阀和粒子检测阀,所述回流控制阀与粒子检测控制阀之间的回流管路为透明管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清洗方法中使用水力清洗和粒子、清水与空气混合清洗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连续的清洗,能够保持粒子浓度的均匀稳定性,清洗效果好,不但管式膜的通量恢复率提高,而且通量也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
2、本发明的清洗方法包括了粒子与清水和气体混合清洗的步骤,气体产生的气泡与粒子能够产生碰撞,从而引起气泡的破裂,大面积的释放能量引起局部振动,在膜组件内部形成扰动,从而能够使得膜表面的污染物很容易脱落。同时,由于采用固液双向流动利用,粒子在系统内快速流动,气泡和粒子均与膜表面摩擦去除表面污染物。两方面的结合能够大大恢复膜通量,提高清洗效果和清洗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060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